764 书法篆刻 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汪关)明

2024-04-21 12:30:1108:12 49
声音简介




764 书法篆刻 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汪关)明

朱文 

印面纵4.5厘米 

横4.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与书法篆刻艺术最有渊源关系的中国画,从形式上分,有工笔画与意笔画两大类型。工笔画工整严谨,一丝不苟,有秀润典雅的美学意境,而意笔画造型夸张,笔墨淋漓,具雄秀豪放的审美意态。书法篆刻虽没有中国画工笔、意笔的正名,却有与之相似的两条发展脉络。在明代印坛,汪关与何震是这两支的代表人物。明末周亮工在《印人传·书沈石民印章前》论述印章自文彭之后分两派发展:“以猛利参者何雪渔”,“以和平参者汪尹子”


汪关,原名东阳,字尹子,又字杲叔,生卒年不详。祖籍安徽歙县,但久居江苏娄东,故多受吴门印风影响。其印章初学文彭,流连于文彭平和沉静的气息之中,朝夕把玩,心摹手追。后溯源汉印,对汉铸印、汉玉印、汉凿印广泛涉猎,不为其形式所局限,而是体察精微,更注重对汉印内在精神的把握,尤其对汉玉印用力甚勤,于汉玉印的雍容典雅、圆劲清秀受益良多,并融铸印的静穆、凿印的挺拔于自身实践中,丰富并完善了温润秀雅、古穆沉着的审美品格。用刀以冲为主,光润稳健,以静为表,圆转、弯曲、弧势内蕴其中,布白停匀,注意朱白的对比协调,端庄融练。汪关是印学发展史上精、工方面的一块里程碑。


汪关的成功主要在于对汉印所下的深功夫。其名永垂史册亦与汉印有着深远联系。据史载,汪关虽家境清贫,但喜欢搜集古印。一次偶然机会,他在市场上买东西时得到一枚汉代“汪关”铜印,由于制作精良,古色可爱,他爱不释手,索性将原汪东阳之名改为“汪关”,并命其斋室为“宝印斋”。他对汉印的研究孜孜不倦,得汉印精髓。所摹刻汉印,一丝不苟,形神毕肖,几能乱真,有明代第一摹手之誉。他仿汉印的印作,能在汉印的精严之中各有侧重地进行尝试,入古出新,是明人追仿汉印的典范和表率,影响当时一批印人,声名日隆。一些名公巨卿和书画名家,如董其昌、王时敏、李流芳等亦请他制印。


“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朱文印,根据文字本身笔画的繁简取四三三式。方寸之中,字法又顺其自然,决无程式。如二、三行均三字,但横势参差错落,交错咬合,力避整肃划一。汪氏在字法排列上,最具匠心处是强调横与竖的形式对比,如“子”字上下横笔平行,“孙”、“非”两字左右都竖向排比,而“我”字“戈”旁一撇横势左伸,将原本左右的结构变化成上下排列;中行“有”、“委”两字上下两部分都平行安排,“蜕”字左右竖势;“而”字竖笔所形成的竖向定势与“已”、“矣”两字的横势,则又形成一组对照。整方印三行横竖排列纵横有序,呼应对比,横竖间隔,使字法上颇为严整的十字富有节奏变化,沉静中隐含动势。汪氏下刀用冲,刀法无丝毫犹豫,挺洁利落。线质虽细,却骨力刚强。线形以直为主,间有斜笔、弧笔。加之在一些笔画交接处用刀的细微修饰,参看“子”“而”“已”字,线条总体挺健而略显委婉生动。此外,每根线的转折交接处虽多表现为方折,但运刀时转角处多留粗头,如焊接点,加强整体的坚固、骨力的凝聚,线光而细,焊接处稳重厚实,力能扛鼎。加之印边的断续、虚实对比,恬静自然。此印是汪关对汉印解构与提炼的经典之作。(金琤)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书画类西泠名家纪录片|篆刻书法|艺术巨匠

《西泠名家》系列由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西泠名家》系列摄制组成立于1997年8月,由总策划、总导演黄明先生创意、策划并组创,历时十六年拍摄、制作、...

by: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江苏篆刻史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篆刻文化在江苏的发展史的著作,以时间为线,论述了江苏篆刻文化从战国至民国的发展轨...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篆刻技法——刀法

篆刻技法百讲——篆刻刀法

by:_姚儿_

篆刻篆法百讲(完结)

本专辑是关于篆刻技法百讲丛书,从篆刻,篆法,章法,刀法,技法,系统的做了通俗易懂专业的,讲解。即使您是一名篆刻小白通过通读本专辑,也可以成为一位解读篆刻作品的行...

by:樂書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