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以色列部队实施制裁,以防长向布林肯求情

2024-04-22 11:55:5811:49 1660
声音简介

据《以色列时报》当地时间4月22日凌晨消息,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战时内阁成员甘茨当地时间21日晚间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话。加兰特和甘茨在通话中要求美国不要对任何以色列国防军部队实施制裁,但美方简报没有提及这一内容。此前有美媒报道称,美国将制裁涉嫌在约旦河西岸地区对巴勒斯坦人实施暴力的内扎·耶胡达营。

既然美方简报并没有提及这一内容,也就是说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很多人普遍认为的,美国已经受够了以色列胡搅蛮缠的行为,第二种就是美国这次所谓的制裁,只是一场戏罢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美国也没有展现其正义属性,那么某些知识分子的义正言辞也就不存在任何意义了。

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背后说明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一直在强调的,美国民主党对以色列的理念就是中东工具而已,只有美国极端右翼的共和党,才是真心实意支持以色列的。换个角度来说,以色列这个美国工具这次要发挥怎样的作用,完全是由美国民主党说了算的事情。注意,这里说的是以色列没有所谓自主性,更不存在内塔尼亚胡被以色列极端右翼绑架的问题,一切都是美国民主党导演的一场戏,包括以色列拒绝永久停战在内,无一例外。这里的判断依据是一贯性原则,也就是说,美国不可能一半强硬一半软弱,既然美国对东亚是强硬的,那么美国必然对中东是强硬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现在的党争白热化,是不会有哪个政客轻易选择妥协和软弱的,因为这无疑是在“自杀”。

还比如我一直强调的问题,欧洲从政治根本逻辑上来说是反对以色列的。因为以色列的存在,阻挡了欧洲从中东获取自由廉价石油。有人可能对这一问题不太能够理解,在普遍认知当中,石油交易先是开出产业合同,到石油交易所当中寻找买家,由航运公司承接运输,最后才到石油消费国。这里面存在极大的逻辑扭曲错误,比如英国直接与伊拉克达成石油采购合同,这种普遍认知的正常逻辑,在欧美体系当中是不被允许的,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美国,尤其是石油美元不可触碰的底线,海湾战争和03年伊拉克战争,都是这个原因开打的,无一例外。我国昆仑银行就是因为我们从伊朗直接交易石油,没有通过石油交易所,才导致的被美国制裁。

换句话来说,欧洲想要达成与中东产油国双边石油贸易合作,是违背美国核心意志的,也就是说,从交易所购买石油,就是在接受美国制定的石油垄断机制。回过头我们再来看以色列,你就会轻易发现以色列的中东作用。那就是石油交易所模式不再被国际社会拥护,以色列就会在中东启动战争,破坏双边石油贸易合作的产能,逼迫石油消费国回归石油交易所模式。

为了减轻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罪孽,同时也让以色列这个国家愿意接受美国给安排的中东角色,巴勒斯坦是永远不可能建国的,也不可能获得联合国的承认,只要美国和石油美元一直存在的情况下。同时还要保持中东的一个基本状态,那就是逊尼派要团结,要勇敢的与以色列进行正面对抗。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撕毁双边石油贸易协定,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在中东无底线包容以色列的政策,总是推动一半就会停止,永远都是那么的不彻底。

如果还有人不明白,我们就换一种更宏观的视角来破解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美国要推动乌克兰战争的爆发?这个问题怕是很多人都放弃思考了,以至于目前以色列的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更不明白美国一边嘴上谴责着以色列,一边又在给以色列疯狂的输送武器,也就是美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的,美国会坚定的保卫以色列的安全,同时以色列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又在被美国政府所承认。

发动乌克兰战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美国经济的崩溃,纵观历史,你会发现,不论是纳粹德国还是法西斯意大利,包括最为人所不齿的日本军国主义,都是因为其国内经济的快要崩溃选择了对外侵略,而美国同样也无法摆脱这样的宿命。只不过美国使用了白手套,而希特勒利用的白手套,即波兰纳粹。

在乌克兰战争开打不久,美国就开始了疯狂的加息周期。而乌克兰战争前夕,拜登刚上台,第一时间就跑到欧洲承诺美元是不会加息的,但是在乌克兰战争开打不久之后,美国就开始了加息,拜登自始至终都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解释,也就是简单的一句话,美国通货膨胀了,所以要加息。

再结合乌克兰战争过程中,欧洲受到了最大伤害,尤其是在能源采购的问题当中,欧洲人甚至连冬天都快要过不去了。那么欧洲人会不会去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渠道呢?就比如21世纪初期的第一次俄欧冲突,即俄格战争,其中哈萨克斯坦想要独立修建管道给欧洲提供能源,很多人会简单的以为是俄罗斯从中作梗,实际上却是美国在从中使坏。客观依据是,哈萨克斯坦作为能源国家,其国内屡次爆发油价太贵的街头政治游行。其中好几次哈萨克斯坦危机,都是俄罗斯派遣警察部队帮其镇压的。而这里石油价格贵,就是哈萨克斯坦接入了全球美元石油交易所体系所导致的,即美国的核心利益。最后如果不是俄罗斯允许哈萨克斯坦石油并入俄罗斯管道,怕是哈萨克斯坦早就颜色革命成功了。

以哈斯克斯坦的案例我们来看欧洲、乌克兰、以色列的问题,你就会发现,当欧洲顺从美国放弃俄罗斯能源之后,欧洲政客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疯狂的游走。那么游走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就是为了达成绕开全球美元石油交易所体系,通过双边贸易的形式来解决通胀问题,其依据就是,石油价格在暴涨,欧洲制造业商品也会价格暴涨,对产油国也是不利的,达成双边贸易合作,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回过头我们单来看以色列的问题。以色列的犹太人定居点法案,它的推动并不是犹太人的内心需求作为主导的。也就出现了极其诡异的一种情况,即巴勒斯坦人融入以色列的问题,当中东需要战争的时候,以色列的犹太人定居点法案就会一马当先,迫使哈马斯做出极端反应。从媒体角度来看,就是哈马斯偷袭了以色列,才遭到以色列疯狂的报复。实际上这里媒体所有的逻辑都是错误的,哪怕媒体有所谓的证据,但说话说一半,媒体信息也就不能成为客观历史逻辑的一部分。

此时的逻辑也就清晰了,以色列右翼和极右翼,其实就是服务于石油美元的打手和爪牙,那么谈论犹太人思想右还是不右,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毕竟利益才是至高无上的追求目标。

回到今天的话题本身,你会发现,美国政府只会关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是绝对不会在谴责以色列的内容当中出现加沙的。而美国这次又一次拒绝巴勒斯坦“入联”,其核心逻辑也是这套,并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地方。回过头来说,之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埃及主动与哈马斯进行联盟谈判,这是不是就成为美国拒绝巴勒斯坦“入联”最好的借口呢?

也就是说,如若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合并成为一个国家,那么石油美元体系的保命底牌是不是就失效了呢?也就是说,美国和以色列的中东底线都是约旦河西岸可以成为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而加沙是不可以的。这里所有的问题都是适用于“底裤逻辑”的。

再来看美国这次要制裁以色列内扎·耶胡达营,在美国看来,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涉及美国的国际颜面。而以色列国防部反对美国如此做法,就是因为这会对以色列军队整体造成士气打击,不利于以色列在中东扩大战争,也就没法继续服务于石油美元体系。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已经拿到了客观证据,而以色列还是会据理力争,因为以色列有核心逻辑支撑,而这个支撑同样也是美国的底线,所以格兰特和甘茨才会如此坚定,因为他们有绝对的把握。

再回过头来看美方简报没有提及这一内容,说明格兰特和甘茨的游说是有成效的,那么美国会不会真的制裁以色列一整支部队,答案也就明了了,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不敢鱼死网破。就像美国在处理与我国关系一样,手是真黑,但友好访问又是不断。也就是说,我国相关人员并没有掌握到美国的底线,所以我们才会如此被动,当然也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这招成本更低,也更有效,当同样也会导致美国方面破斧成舟。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分寸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毕竟人类可不适用于数学逻辑,会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自称师傅_sf

前排围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