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拆书酱做翻译说明和版本介绍

2024-04-23 08:51:4324:49 49
声音简介
0.0 拆书酱做翻译说明和版本介绍序

�更新进度
每日更新一至二集 ,不少于100集。

完整简介
国学经典 古代兵法

喜马拉雅fm的听友大家好,过去出版的孙子兵法白话文很多,但是含有宋本十一家注白话翻译的却几乎不可见,年轻人很少有看得懂的十一家注解的内容,因为全部是文言文,所以很是苦恼。

我是大家的好朋友拆书酱,我尝试用新的方式来重新白话翻译,总共不少于100集,先兵法原文,然后是白话文,然后是重要字词的解释。最后是核心内涵的解释。每一集音频的简介页面,会列出音频对应文字,方便对照阅读。
例如:
原文:
计 篇
曹操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李筌曰:计者,兵之上也。《太一遁甲》先以计,神加德宫,以断主客成败。故孙子论兵,亦以计为篇首。
杜牧曰:计,算也。曰:计算何事?曰:下之五事,所谓道、大、地、将、法也。于庙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计算优劣,然后定胜负;胜负既定,然后兴师动众。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著为篇首耳。王皙曰:计者,谓计主将、天地、法令、兵众、士卒、赏罚也。
拆书酱作白话翻译:
拆书酱作 白话文翻译:
曹操说:“计”是指挥者在决策时要考虑选将、衡量敌情、评估地形、估算兵力、考虑作战的远近和难易程度,这些都需要在朝廷上进行谋划。李筌认为,“计”在兵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太一遁甲》一书中提到,要先进行计谋的策划,再结合神明的庇佑和德行,以此来判断主客双方的成败。孙子在论述兵法时,也把“计”作为开篇之作。杜牧解释说,“计”就是计算的意思。当被问及需要计算哪些事情时,他回答说需要考虑五个方面的因素:道、天、地、将、法。在朝廷之上,应先根据敌我双方的这五个因素来计算优劣势,然后确定胜负;胜负一旦确定,就可以兴兵动众了。用兵的原则,首要的就是考虑这五个因素,因此孙子将它们放在开篇论述。
王皙则说,“计”是指要考虑主将、天地、法令、兵众、士卒、赏罚等因素。

这样的白话翻译目前国内出版物是没有看到这么做的,这样极大的有利于我们文言文基础不好的读者和听友。

拆书酱,与众不同的声音引领者,以独特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为你揭示书中的深层智慧。他的声音如同灵魂的触摸,让你在倾听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信任与共鸣。拆书酱,不仅仅是一个声音主播,更是你心灵的引路人。关注他,你将开启一段与众不同的智慧之旅。
关于孙子兵法的版本,先说说总体情况: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军事经典著作,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历代注《孙子》者共约200家;注本流传的约70余家。标志着整理和注疏工作质的飞跃的里程碑,是宋代形成了“孙子学”的两大版本系统:即《宋本十一家注》系统和武经(即《武经七书》)系统。
早在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就曾广为流传。《韩非子·五蠹》称:“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其中,孙指孙武、孙膑,吴乃吴起。而证实历史上孙武、孙膑各有其人,各有ni兵法传世的,完全要归功于1972年山东省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的竹简,这是研究《孙子兵法》的重大突破。这批珍贵的残简是现存最古老的《孙子兵法》版本,堪称是“传本孙子兵法的祖本”。
三国时期,注释《孙子》而起了历史性重大作用的军事家是曹操。他曾说:“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蜀相诸葛亮也说过:“战非孙武之谋,无以出其计远。”他们对《孙子兵法》高瞻远瞩的谋略是推崇备至的。
唐太宗李世民深通《孙子兵法》,与李靖谈军略的《唐李问对》,深入浅出,战例充分,议论颇多独到的见解。到了宋代,因仁宗、神宗年间,边患频仍,朝廷设立了“武学”以培养将才。至元丰年间(1078~1085),颁行了以《孙子》为首的《武经七书》,作为“武学”的教材。大约在南宋宁宗时(1195~1224)刻印了《十一家注孙子》。这个汇集了曹操、李筌、杜佑、杜牧、王皙、张预、贾林、梅尧臣、陈皞、孟氏、何氏十一家注释的《孙子》,简称为宋本《十一家注》。它与武经形成了《孙子兵法》的两大版本系统。
宋本《十一家注》是《十家注》系统的母本。它可能就是《宋史·艺文志》所录《十家孙子会注》的另一刊本。至于郑友贤在其《孙子遗说·序》中一再提到“十家之注”,并称他的《遗说》为《十注遗说》。这可能一是举成数言之;二是如孙星衍、毕以王旬和余嘉锡所说:杜佑本不注《孙子》,其注乃《通典》之文;去佑之数,正合十家。
顺便提及,上述“十家注”母本即《十一家注孙子》古本的发现和刊印,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孙子校释》的编辑穆志超(陈彭)先生所谈,宋本《十一家注》原书是在抗战胜利后从伪满皇宫中流入长春市的,后由北平育民书店老板雒云培购得。当时,穆先生得悉后见过该书,但因是个穷学生,只能望洋兴叹而已。与穆先生合作多年的《孙子》著名学者杨丙安先生曾著文称:
该书于抗战时期曾随溥仪流落长春。抗战胜利后,北京隆福寺育民书店雒云培先生去东北购得此书,售与上海图书馆。1957年上图《善本书目》所录即此书。1961年,中华书局据以影复。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予重印,并排印。台湾华联出版社1977年亦予翻印。
《十一家注》的正文与武经的《孙子》文字基本一致,但也有若干处的差异。这些差异各有长短。有的差异如使用《汉简》残文也不难刊正。在各注释家中,以曹操的评注最为简练和切中要害,诗人杜牧之注富于才情和想象力,是唐人注解中的佼佼者之一。而中唐《太白阴经》的作者,李筌的注释,更不乏独到的见解。
宋本《十一家注》系统的著作,主要还有:宋刊残卷《十一家注孙子》“地形”以下四篇,由清末翁同和捐献,现存北京图书馆。明嘉靖谈恺《孙子集注》;明万历黄邦彦校刊本《孙子集注》;明抄本道藏《孙子注解》。清孙星衍校刊《孙子十家注》;邓廷罗辑《孙子集注》;顾福堂著《孙子集解》等。
在《十一家注》流传的历史中,清经学家孙星衍(1753—1818)校刊的《孙子十家注》影响最大,流传最广,已成为近代西方汉学家译介《孙子兵法》的蓝本。孙星衍以华阴《道藏·孙子》为底本,主要依据《通典》、《太平御览》,对十一家注在编排时代上的错乱现象作了订正,对十三篇正文也作了一些校改,并据《宋志》直解《孙子十家注》。孙校刊本在清代甚多,共十余种。学术界对其得失,评论不一。但其所刻《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中的《孙子》正文,与宋本《十一家注孙子》相对照,只有极个别的更动。因此西方据孙校本的《孙子》译文也就反映了宋本《十一家注》的内容。
根据孙刊本《孙子十家注》补作注解的,是民国四年(1915年)出版的《孙子浅说》,蒋方震、刘邦骥在出版序言中称:
孙子十三篇自汉迄明,经者多至二十余家。其传于今世者,唯《孙子十家注》最为善本。是本为宋吉天保所集名日《十家合注》,乃阳湖孙渊如先生得自华阴《道藏》,校勘梓行于世……古之治孙子学者盖亦众矣……故居今日而谈兵学,当以《孙子十家注》为善本。
由于校刊评注者是高级军事教官(蒋后任保定军事学堂校长,并晋升至上将),其注解颇有军事特色。
武经系统中的《孙子》多取魏武帝曹操注本。例如,宋刊本《武经七书》(日本东京岩崎氏静嘉堂藏本),其子目:孙子三卷,魏武帝注。宋以后,曹注本单独流传。
《武经七书》还有影印宋本,由武学博士何去非辑。《孙子》在子目中列首位。该书也是日本静嘉堂藏本,1935年由涵芬楼影印借照。日藏本是《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八。
有关注解武经各书,首推宋施子美《武经七书讲义》,它是一本武学教科书。此书古本难觅,可参阅长庆日本活字本。在明代,注释武经之书众多。例如,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张居正(泰岳)辑注《武经七书》七卷。及其增订的《直解》一书;赵本学(虚舟)《孙子校解引类》;李贽《孙子参同》;黄献臣《武经开宗》(内含《孙子开宗》)等。清代则有曹曰璋、黎利宾、夏种龄汇解之《武经七书汇解》七卷,《孙子》在首位;朱墉(鹿冈)辑注《武经七书汇解》及《武经七书讲义全汇合参》;夏振翼《增补孙子体注》等。
还须指出,赵本学《孙子校解引类》在注解武经各书中有其重要的地位,流行甚广,曾东渡扶桑流传日本。在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由修业堂洼田清音校刻刊出中文本《赵注孙子》。至文久癸亥年(1863年),日本重版《赵注孙子》,该书成为日本兵书中最常见的本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氏对《孙子兵法》研究精深,学以致用,对明朝的抗倭斗争起过指导作用。
赵本学的为人和治学,以及将《孙子》用于指导作战的实践精神,为后世所称道:
他淡泊功名,长期隐居,终生无仕,《明史》无传;他曾潜心研究《易经》,并用它指导精读兵书,解注《孙子》;他曾致力于研究阵法,著成《韬钤内外篇》,发展了《孙子》以来的阵法理论;他曾尽心于注解《孙子》,并传授给抗倭名将俞大猷,促成了俞的抗倭大业;他也曾虽年七十而心雄万夫,日出暮归,以兵法指点乡民,推动了家乡福建晋江的抗倭斗争……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赵本学已经辞世,他的嫡传弟子俞大猷痛感“终先生之身,无有知者,(《韬钤内外篇》、《孙子十三篇注解》)二书藏于名山而不行于世”,因而把它们连同他们自己的《剑经》合为《续武经备要》刊刻于世。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赵注孙子》重版,有《重刻续武经备要》问世。
除了《十一家注》和武经两大系统外,评注《孙子》的还有类书、丛书,例如,《通典》、《群书治要》、《北堂书钞》、《太平御览》等书的有关部分。一般兵书,主要有: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一至十一);明茅元仪《武备志》等。茅氏在《武备志·孙子兵诀评》中对《孙子》作了高度的评价。他说:“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这两句话对于兵法研究者乃至军事研究人员来说都是意味深长的。
《孙子兵法》文字精炼,内容丰富。它集我国古代一定时期战争经验之大成,并开创了我国军事哲学之先河。正如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说:
就中国历史来考究,二千多年的兵书,有十三篇,那十三篇兵书,便成为中国的军事哲学。所以照那十三篇兵书讲,是先有战斗的事实,然后才成那本兵书。”(《孙中山选集》第672页)
尽管二千多年过去了,与那时相比军事技术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孙子兵法》中的精粹思想和军事哲理至今仍值得借鉴。《孙子兵法》所具有的生命力使它不仅在华夏土地上代代相传,而且已经走向世界,历久不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22为伟人做翻译

本书分上下集,回忆主席“十次锦注刻骨铭心”、缅怀总理“绵绵恩情浩浩长歌”。内容包括:考学进北京要见毛主席;幸福机遇到美梦将成真;为我学外文主席谢阿方;...

by:刘宸睿_

书谱诵读及翻译

《书谱》学习书法必备字帖,一是学习今草草法;二是学习笔法;三是对其章法中聚散的感受;四是学习其中著名书学理论:五乖五合与执,使,转,用等;五是感受作者学书经历与...

by:程万波

拆书酱作 白话 郭店楚墓竹简 国内首发

拆书酱作白话翻译郭店楚简文献总览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批极其珍贵的楚文字竹简。竹简分道家、儒家著作两部分,道家著作为...

by:拆书酱

拆书酱 国内首发 白话周易集解补释(全二册)

国内目前尚未见到出版的白话文翻译及评析,我尝试用白话文翻译及评析来做点事。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

by:拆书酱

翻译辨误|玉老师陪你学翻译

每个单词都认识的句子,连起来你却不一定理解!来跟玉老师一起学北外教授陈德彰的翻译真经。要学就跟真正厉害的人学,让我们一起学习北外翻译教授陈德彰的翻译真经。万物皆...

by:玉老师陪你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