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9《如何实现与员工哲学共有》

2024-05-08 23:39:1406:48 34
所属专辑:颂读经典
声音简介
各位家人,当下好![玫瑰]
以下是2024.05.08《稻盛和夫经营学》诵读内容:

如何与员工实现“哲学”共有

P016-P019

在企业里提倡某种“哲学”,与员工们共同拥有某种“哲学”,这时最为重要的是要实践这种“哲学”。

下面这句歌词说明了将所学付诸实践的重要性:“圣贤之道,听了唱了却不做,毫无价值。”

这首歌叫“日新公伊吕波歌”,是我小时候在故乡——日本西南的鹿儿岛所学到的。当时的鹿儿岛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实行“乡中教育”,这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在那里对“萨摩藩人”即精力充沛的男孩传授剑道、柔道、相扑等武道,并教授中国古代典籍。

其中,还教“日新公伊吕波歌”,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萨摩武将岛津忠良,也就是日新公,为教育弟子所做的数数歌。日新公强调正确做人的重要性。

这歌开头一句的意思是,“无论你读过、听过多么好的道理, 如果不亲身实践,就毫无意义。”简单的道理,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认真实践的人反而很少。

实际上,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做人的道理是一件难事。如果我们问自己是否已经完全实行了正确的为人之道,答案是并没有完全实行。

圣人、君子以及开悟的人,他们能够实践真理而不觉得痛苦。但我们凡人,无论学了多么好的道理,完全实行总是难上加难。这一点自古以来大家都承认,因此,刚才的“日新公伊吕波歌”一开头就唱那一句,现在还继续强调这一条。

人们有只说不做的习性,为什么我还要跟大家反复强调 “必须在企业里提倡这种哲学,必须与员工们共同拥有这种哲学”呢?

因为,将这种“哲学”融入自己的血肉,付诸实践,虽然极为困难,但理解“作为人,就应该这样去生活”,力求接近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并为此而拼命努力的人,与不做这样的思考、漫不经心地生活的人之间,人生和工作的结果迥然不同。

就是说,对于哲学,不是能够领会或不能领会的问题,而是随时反思反省,不断努力去领悟,去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同佛教、基督教、道教等宗教所倡导的戒律是一样的。神佛有种种戒律,要求僧人和信徒遵守戒律。然而,即使是宗教界的权威人物,能够完全遵守神佛戒律的人恐怕也很少吧。

既然是凡人,想要遵守的事项就往往遵守不了,但是即使如此,还是要认真考虑,努力去遵守,随时随地翻阅经典和圣经, 不断自我反省,肯这样做的人和不这样做的人,其人生和工作的结果完全不同。

必须天天反省,天天反省自己,拼命努力去实践正确的为人之道,这样做就可以一点一点磨炼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格。

我认为,这一条对实践哲学而言,是最为重要的。

还有一点,在企业里实践哲学、希望与员工共有这种“哲学”的时候,倡导该哲学的经营者的姿态很重要。

例如,在企业里举办哲学学习会,有时会遭到年轻员工的抵制。 因为经营者提倡大家学哲学,而充满理想的年轻员工理解这种哲学后,就会拿这种“哲学”来同提倡哲学的经营者进行对照,如果经营者行为不当,年轻员工察觉后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前面已经提到,表达高层次的思维方式的哲学,能够完全实践的人并不存在。所以,在给员工讲解之前,应该先表达如下意思:
“我提议大家学哲学,好像我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似的,其实这种‘哲学’我自己还没有实行。我虽然是公司的领导人,但至今在哲学的各个方面都没有很好地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还是个尚未入门的小学生,但从今之后,我要与大家共同努力,终生去实践这种‘哲学’。不是说因为自己还没有很好地实践,就不能在大家面前提倡哲学。作为社长,我至少要提出‘应该这么去做’。因为我希望通过学习哲学,年轻人能成长,公司能发展。 如果大家认为我违反‘哲学’,那么,希望大家超越我,拥有更出色的思维方式,来带领公司向前进。这样做,不仅能使公司发展壮大,而且能使大家人生幸福。”

越是高层的哲学,在让年轻员工们学习理解时,越要采取谦虚的态度。讲些豪言壮语,好像自己全都理解了、全都实践了,这种态度在年轻员工们看来,不过是留下了笑柄。

能够全部实践哲学的人不存在,自己也不例外,但努力要让哲学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种姿态很重要。希望企业经营者理解这一点,与员工们共同钻研,共同实践。

一起精进,一起加油![加油][加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