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14章

2024-05-11 15:01:5811:46 26
声音简介
【经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字词解释】

韶:sháo,舜王的音乐。



【白话解释】

历史背景:此章的历史背景是鲁昭公二十五年,郈昭伯在斗鸡上输了季平子,恼羞成怒联合昭公攻打季氏,兵败后被杀,昭公出奔齐国,孔子从周朝回鲁的路上听到鲁君出奔,于是不愿意待在没有国君的国家,遂入齐国。

孔子在齐国听闻与学习表征舜王德业的韶乐,浑然忘我,荡气回肠,三个月都沉浸在韶乐的意境中,吃饭时连肉的美味都感觉不到。因而赞叹的说:想不到韶乐的创作,表征舜王的成就,意境如此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章旨】

此章孔子美韶乐也。



本章重点

一、孔子在齐国听闻韶乐

孔子是音乐家,不但深知乐理,能品味音乐,还能与道相结合,弹琴弹到出神入化。孔子三十五岁到周朝向老子问礼,向苌弘问乐,回到鲁国时,此时鲁国内乱,鲁昭公出逃至齐国,鲁国没有国君,三家大夫越俎代庖,鲁国此时称之为国家没有意义,孔子便追随国君的脚步,离开鲁国,来到齐国,住在齐国大夫高昭子家,得闻韶乐。



二、韶乐怎么来的?为何会留存在齐国?

韶乐是舜王的音乐,舜从尧手上接天下,并把天下让位给禹,是真正禅让政治的实行者,舜本身经历按部就班的训练,能力深厚,又能任用贤能,故接天下、传天下都很和平,没有杀伐与争斗。舜的乐师夔便做音乐来表征这一段的功绩,表征太平盛世,感得百兽来舞、凤凰来仪。

舜的后代被封到陈国,后来陈完(陈敬仲)来到齐国,当时是齐桓公在位,到了齐景公时,陈大夫已经执掌国政,代代都是贤人,可说是五世其昌。可惜到齐景公之后,陈公子陈恒就杀了齐简公,非常可惜。有的批注说,本章是孔子听韶乐,感慨说道:想不到陈大夫会篡位,若是如此解读,则文气不对,孔子这段话没有感慨,而是深深的赞叹韶乐。

读本章可知,鲁国没有韶乐,韶乐保留在齐国,可是齐国国君喜欢听靡靡之音,故韶乐没办法在宫廷流传,而保留在民间。



三、孔子听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听闻韶乐,想不到韶乐可以到达如此美妙的意境,使孔子流年忘返,无法出离。「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代表时间很长,孔子三个月食不知味,心沉浸在音乐上,美食当前都吃不出味道,学东西如此投入,才能学到神髓。

二程说孔子太执着,但执着是对世间闻名利养说执着,孔子投入到圣王的音乐中,学进骨子里,甚至能够在音乐中通达性与天道,通达人世的吉凶祸福,如何能称为执着呢。

反观当时魏文侯听先王的音乐,听着便昏昏欲睡,而听到郑国、卫国的靡靡之音时,就精神振奋,属下跟他说,中正平和的音乐有助于修心养性、齐家、治国,靡靡之音会使心志委靡、浮躁懒散,无法认真思维,又如何能治国。魏文侯虽然听进去,却做不到,他尚且做不到,更何况是一般人。故经学能学入骨髓,此人不是普通人,能够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内心深处平和、安静高矌、高瞻豁达,内心隐微处是这种想法,此人的命运不是普通的命运。



《论语讲要》原文

此章句读不一,皇疏邢疏朱注皆以三月不知肉味为一句。清儒武亿经读考异,据史记孔子世家「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主张读以「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后来注者亦多从之。但世家之文亦可读为「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今仍旧读。

韶是舜王之乐,而齐有之者,据汉书礼乐志,陈,舜之后,韶乐在陈,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齐乃有韶,历代学者皆从此说。日人竹添光鸿则谓,齐桓公灭遂所得,遂亦舜之后,可备一说。

集解:「周生烈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美盛,故忽忘于肉味也。王肃曰,为,作也,不图作韶乐至于此,此、齐也。」刘氏正义:「以此为齐,此王误解。汉书礼乐志,不图为乐之至于斯,美之甚也。以不图句为美义,胜此注。」

竹氏会笺:「不知肉味,如发愤忘食,圣人好乐之至也。」「又先儒述大学正心之旨,以为三月不知肉味,殆乎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圣人之心不应固滞如此,故程子以三月为音字之误,见大全小注,此本韩愈笔解,然史记明云闻韶音,学之三月,是音与三月各出,焉得形误。大学以不知味箴放心者,谓平常好恶嗜欲耳,固不得与此相比拟焉。」

蔡节论语集说:「韶,舜乐也。三月,言其久也。舜之后为陈。自陈敬仲奔齐,其后久专齐政。至景公时,陈氏代齐之形已成矣。夫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盖忧感之深也。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斯者指齐而言也。韶本揖逊之乐,今乃至于齐之国。其殆伤今思古。故发为此叹与。」伤今思古者,意为陈氏势力日益发展,姜太公之齐将不保矣。又,舜有揖让之德,而其后代之陈氏不知让矣。

刘氏正义:「不图者,言韶乐之美,非计度所及也。释文为乐并如字,本或作妫,音居危反。非。包氏慎言温故录,妫姓陈,夫子盖知齐之将为陈氏,故闻乐而深痛太公、丁公之不血食也。此就释文所载或本为义,然此句承不知肉味之下,正以赞美韶乐,所以闻习之久,至不知肉味也。若以为乐作妫乐至于斯,为陈将代齐,则别是痛感之义,与上文不贯,似非是也。」

就经文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是赞韶乐之美。其他各注亦可并存,以资参研。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论语讲记-述而篇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by:道外无物

论语 述而第七

《论语》是以语录体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汇编,它集中体现了孔老夫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千百年来,众多学...

by:林氏包子

《论语 · 述而第七》研习报告

述而第七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

by:MJ明静

論語不泥 07 述而篇 最接地氣的口條解釋最高智慧

需要文字稿的同學請聯絡微信bksun8864,大師兄文山不泥,暨註解易經之後,立刻推出另一部重要的國學註解,即將顛覆宋朝以來,國人對孔子所持有的刻板印象,更是要...

by:大師兄文山不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