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之争议

2024-05-20 22:11:5216:30 34
声音简介
在王安石眼里,后生苏轼是一介文人,在政治上尚不足以指手画脚。
然而,苏轼有自己的基层体验。在凤翔任职签判的三年里,他曾跑遍凤翔的每一个县衙,每一处村落。在老家眉山丁忧时,他对维系生活世界的风俗与道德,做了大量细致的考察,进而得出结论:风俗之厚,道德之淳,对国家的长治久安至关重要。风俗、道德和民心,乃是国家的柔性实力。社会“礼崩乐坏”,道德沦丧,弱肉强食,势利风行,老百姓的生活失去安全感和方向感,惶惶不可终日,国家又怎么能够长期富强?
苏轼以民为本,王安石以国为本,二者矛盾了。
苏轼官小,王安石官大,但小官处处反对大官,弄得大官非常头疼。俗话说人微言轻,苏轼却是典型的官小声音大。这里有三个原因:一是他与欧阳修、范镇、富弼等朝廷重臣往来密切;二是他语言功夫超一流,极富煽动性;三是他能直接给皇帝写信,前后两封长信《上皇帝书》和《再上皇帝书》,言辞异常激烈,充满了火药味儿。
苏轼敢于做斗牛士,狠斗牛形人王安石。他讲究斗争的策略,瞄准进言的时机,是个身形优美而潇洒的斗牛士。
有一天,神宗皇帝突然在便殿召见他……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戊戌变法

【内容简介】晚清帝国遭遇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朝局危如累卵。103天的变法,帝国官僚机构超负荷运转,100多个历史人物粉墨登场。慈禧太后、王公大臣、改良派、西方势力...

by:一任如故

趣说商鞅变法

在战国变法中,最重要的便是商鞅变法,其影响极为深远。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也有许多次,如王莽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变法所处时代不同,其历史意义也不尽相同...

by:糖老师频道

王安石变法

二十岁登基的赵顼年轻有为,王安石变法在他的支持下雷厉风行。然而他死后得到的庙号,却是明代数十年不理朝政的万历一样,是意思为:“无法评价”的神宗,这真是让人不知说...

by:盖世华章

王安石变法

这是,刘子健著《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中的章节。

by:半閒堂

大秦王朝之变法

秦孝公为振兴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富国强国。为一统天下做好铺垫....

by:煮酒扬言

换种视角看商鞅变法

读《商君书》,可以参照毛主席读过的版本,主席博览群书,古文造诣深厚,但由于古文浩繁,读前需“名家”注释,主席晚年读的是高亨版《商君书》。读《商君书》也需要参考《...

by: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