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性》第二讲(2)“是非”就是根本智

2023-11-04 21:07:0708:04 3435
声音简介

 “冯学成先生最新出版著作《禅说庄子》系列共16本,以通俗的语言,对《庄子》中的26篇,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结合佛教禅宗思想分析庄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每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意义,为浮躁迷失的现代人指出另一条安身立命的途径。文字浅白易懂,说理深刻。 ”

 

以下内容为节选,学习更多请购买正版书籍

 

“人虽有知,无所用之。”人有没有智慧?有智慧,但这个智慧是潜在的,无所用之,没有因缘把它激发出来。现在的人和一万年前的人在智商上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欧洲人和非洲黑人的智商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黑人在美国,像奥巴马都当总统了,能在激烈的竞选中胜出,他的智慧、各方面的应酬能力是很高的。所以,不论哪个民族的孩子,只要给他们良好的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大学教育,都会很优秀的。中国人不会数理化吗?在欧美留学的中国学生一样可以得诺贝尔奖,思维能力不比别人差。

所以,人都有智,我们的智慧是潜在的。“根本智”大家都是平等的,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根本智”就是“是非”两个字,就是一个人的根本判断力。菩萨来了,1+1还是等于2;菩萨来了,糖仍然是甜的,盐仍然是咸的。没有任何区别。区别是什么?区别是因烦恼而有的。如果你有烦恼、有分别心、有贪欲,就把这个判断力污染了。如果你受到良好的教育,污染不重,这个判断就是良性的、健康的。君子有君子的是非判断,圣贤有圣贤的是非判断,黑社会有黑社会的是非判断,贪官污吏有贪官污吏的是非判断。他们的判断背景不一样,实际判断都是一回事,都是一杆秤。一杆秤可以称中药,可以称黄金,也可以称毒品,不能说秤有什么差别,秤没有差别,只不过称的东西有差别了。我们的思维同样是这样的,你是用圣贤之道来使用它,还是用魔鬼之道、小人之道来使用它?

“后得智”就必须通过后天来学、来修,你才能具备。文化、技术、技能都是这样,都必须通过学修才能得到。我经常说,观音菩萨来了要想开奔驰、宝马还得学习驾驶技术,不能说观世音来了就会开飞机,还是要通过学习。哪一位活佛转世生下来就会说话,生下来就会做法事,就会给别人灌顶?他还是要跟着他的堪布,从小就学,学、学、学,学到成人,坐床,受比丘戒,完成整个过程,最后才能成就他的地位,也不是“生而知之”的。所以“人虽有知,无所用之”。

什么叫潜意识?潜意识就是我们每个人面对外部环境的自然反应,这个反应不一样,同样的事不同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完全相左。为什么?根子在于各自的教养、价值观念、性格不同,这些都可以影响我们的意识,但是又不在我们公开表现出来的念头里面显像,它潜伏在种种念头的下部。就像冰山,水面上的冰山不到1/8,水下面的达到7/8以上。所以,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出现?为什么欢喜?为什么不欢喜?为什么会愤怒?根子上还有深厚的性情结构因素在里面,有很多经验的、心理的因素在里面。这个一般人是不知道的,现代的心理分析理论,包括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概念,很多人都乱用这个概念。你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你的潜意识,应该怎么破译?实际上很多都是乱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我们看到这里“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然后“此之谓至一。”

“至一”就是完全遵循大道,完全与环境、自然、生态和而为一,完全和谐无差,融为一体,没有谁高谁低,就像生态学里说的,狮子多了,牛羊就少;牛羊少了狮子吃不饱,肯定就减少它的繁殖量;狮子少了,牛羊自然又多了;牛羊多了狮子又开始增多,就是这样的动态平衡。就像农村里面,粮食丰收和蜜蜂有关,蜜蜂传花粉;老鼠多了要吃蜜蜂,蜜蜂就少,蜜蜂少了粮食就减产……就是自然生态的一个自我平衡。自然而然的平衡协调就叫“至一”,没有人为的因素干扰,就叫“至一”。

“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在那个时候,人自然而然地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我们的生活、起居、所作所为完全是自然的,没有社会性的污染、干扰。现在,越是远离社会的村落,特别是深山老林里面的农村,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生活。在汉族地区,真正远离社会的地方已经不多了。真正远离社会的地方还是在高原上。青藏高原上,几百里都看不见一个人,就是几十头牦牛,一群羊,一顶帐篷,几十年都守着一群牛羊,不和别人打交道,自产自食,喝点奶子喝点酥油茶,吃点牛羊肉,生生世世就这样过日子。或者是在新疆大沙漠地区,雪山下的一条小河,能养几十户上百户人家,他们在沙漠深处的绿洲上,也是自给自足种点粮食,放牧牛羊。牛羊也不敢多了,多了把草啃光了,沙漠就要扩张。人少绿洲就大,人多绿洲就小,绿洲没了,人就会活不下去。古代社会,交通不方便,加上沙漠环境的阻隔,人与人很少互相交往,自然而然就成了老子所说的“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如果把爱因斯坦放到青藏高原上,他就不是爱因斯坦了;把孔夫子放到新疆的绿洲里,他也不是孔夫子了。同样一个伟人,再高明的人,在那种环境里也是“莫之为而常自然”,也会纯化成一个自然人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禅说庄子 缮性 冯学成 国学

冯学成先生,1949年出生成都,20岁在四川江油当知青的时候认识了著名的禅师和武术家海灯法师,并经其举荐参学于本光法师。后来更师从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贾题韬...

by:丙林感悟国学之美

馮學成《禪說莊子 刻意 繕性》

刻意:虛無恬淡純素之道繕性:道家修行的“指月錄...

by:恆者读书会定竹

钟缮夤《唤醒沉睡的幸福》

钟缮夤《唤醒沉睡的幸福》数字心理学“You&Number数字心理学”简单来说,是一门形象化的心理学,基于的是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利用西方数学和统计学的计算方...

by:钟缮夤_数字心理学

钟缮夤数字心理学精选

主播简介:钟缮夤(ZhongShanYin)和谐方舟创始人cctv影响力人物栏目嘉宾畅销书《数字心理学》作者中国FAP家庭帮辅计划开创者2019家庭教育行业...

by:钟缮夤_数字心理学

《数字心理学》|钟缮夤

了解自己的人生“剧本”

by:华晨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