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01

2018-05-13 17:02:5314:56 118.4万
声音简介

逐句学习道德经,分享学习心得,不当处,望留言指正,欢迎转发,有共同爱好可以加好友,组群探讨,微信:x56999 徐风清雨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说了半天,偏差太多,非恒道,根本不是说语言文的苍白,而是说万事万物的属性(或规律),有它恒定的一面,又有它不恒定(变化)的一面。请参阅《<老子>第一章究竟说什么》,《老子学刊》2017年第2期;《论<老子>解注中常见的十三处偏差》,《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2期。

行沧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作者说了呀,有很多种解释,他只是说他觉得相对正确的,虽然我也觉得通行本的解释更符合,但是作者也无可指摘啊。多听听不同的想法,求同存异,莫要强求

一毛2019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奉劝你一句,你现在的思想境界还不适合读道德经,读道德经,有人悟其深、有人悟其广、有人悟其远,哪有什么对错,有收获就是好的,你要是全领悟了你不就是老子了?

Carson_vt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什么叫偏差?把自己说的想成恒道了!你真的不适合学道德经,要么学傻了,要么走火入魔,道德经指导不了你这种人的人生,早点离开吧

听友208729737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你把书读死了,以后要精读,消化完,然后再往下读,其实有自己独特见解或领悟就是用意义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利波特的话,即使作者的成功也是读者们的贡献与成功。希望你有所领悟,然后美美与共!读书如果教条了,真不知道读好还是不读好来。这虽然谈不上贻笑大方,但我们作为爱好者,我觉得我应该避免你围绕一粒芝麻子转圈圈

一叶菩提一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老师讲的很好

逍遥游木火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老师的理解跟我的理解是一样的。就是常无欲这里断句感觉和我理解不太一样。

卉芳芯可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都说了道可道,非恒道,还争什么

1376716rxpq道中人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我学习《道德经》十多年了,怎么解读都有,谁讲的都有可学的知识,取对自己有益的学习!😄😄😄

徐风清雨 回复 @1376716rxpq道中人

您说的很对

1596298jice 回复 @1376716rxpq道中人

哈哈,有所感悟道德经的人,说自己不理解道德经的人,才是理解道德经的人。

听友217447043 回复 @1376716rxpq道中人

也许,你这样的理解和态度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

R_miu 回复 @1376716rxpq道中人

道友,俺五年

1517517xpus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道德经的讲解,这么多人在研究,加上世人的傲慢心,除了老子,你从古至今找任何一个人来讲,都不可能满足所有人悟性的差异。所以要静下心听,这至少是老师花了很多时间然后分享给大家的,而且理解得也很深刻,要从中吸收到到自己以前未知的领域。接收,筛选,本身就是种境界。

徐风清雨 回复 @1517517xpus

谢谢您的理解,一人难称百人意,有不同的声音才是正常的,只要不口吐脏话就是好的

孙志侠 回复 @徐风清雨

看了评论有些人不理解其实只有经历磨难才能领悟出另一种玄机,当初我也挺难,我是从《太上感应篇》走出来的,经历苦难,才得厚福!

1596298jice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哈哈哈哈,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道德经之所以为真经,说明了它的广大包容,无论你怎么解释,都是一家之言,也都对。道德经,不能仅从文字内容考究去学习道德经。你越看重道德经,你得到的越少,你跳出来看,你才可能恍然大悟,真正理解道德经告诉你的真谛。执于道德经,非道德经。玄啊玄啊,众妙之门。

徐风清雨 回复 @1596298jice

您说的挺好

回复@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8)

行沧

作者说了呀,有很多种解释,他只是说他觉得相对正确的,虽然我也觉得通行本的解释更符合,但是作者也无可指摘啊。多听听不同的想法,求同存异,莫要强求

一毛2019

奉劝你一句,你现在的思想境界还不适合读道德经,读道德经,有人悟其深、有人悟其广、有人悟其远,哪有什么对错,有收获就是好的,你要是全领悟了你不就是老子了?

Carson_vt

什么叫偏差?把自己说的想成恒道了!你真的不适合学道德经,要么学傻了,要么走火入魔,道德经指导不了你这种人的人生,早点离开吧

听友208729737

你把书读死了,以后要精读,消化完,然后再往下读,其实有自己独特见解或领悟就是用意义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利波特的话,即使作者的成功也是读者们的贡献与成功。希望你有所领悟,然后美美与共!读书如果教条了,真不知道读好还是不读好来。这虽然谈不上贻笑大方,但我们作为爱好者,我觉得我应该避免你围绕一粒芝麻子转圈圈

一叶菩提一

老师讲的很好

其他用户评论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老师,名,不是名字名称的名,而是万事万物的形态,存在的形式或形状,表现出来的状况或状态,这就是《老子》的名。《老子》的名,就是佛经里的相,色相。《老子》第一章里,有、无不是重要名词概念,仅仅是名的定语而已,即“无名”、“有名”;仅仅是欲的定语而已,即“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帛书甲本、乙本《老子》,汉简本《老子》)。老师,请看清楚了。

静水随缘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老师的讲解引发出问题,大家就像学生讨论问题,哈哈,很有氛围感,大家别争了,各自有理,仁者见仁,有这种可讨论的问题也是学习的过程,不可偏颇。

听友396693940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用非黑即白的思维判断古人,好像不太够“中庸”呢。

7cxcikrjzhl4oz50m5gf 回复 @天外天大足李晓龙

我们读道德经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你要理解清楚!不是让你没事研究道!别理解错了!

鲁班007号

道可道,非恒道。意思就是道可以描述,可以表达,但是描述出来的并非道的全貌,只能是自己所看到的,道是没有止境的,无法用语言去形容,只能用心去感悟

薛禅悟道 回复 @鲁班007号

在哲学上一直不能解释的就是什么是客观的存在,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会扭曲客观存在,道就是客观存在,他是我们永远无法通过主观判断去解决的难题!

参悟天机 回复 @徐风清雨

我也认可这个意思。就好比庐山,你描述出来的庐山,只是你看到的庐山,并不是那个庐山的全貌,真正的全貌没有一个人知道。 名可名,非常名。也适合这样的介绍。

兴花恕放

老师讲得很易懂。感觉老师很亲近!

听友184426075 回复 @兴花恕放

文字版能看到吗

徐风清雨 回复 @兴花恕放

谢谢

爱的世界有光

聆听中,谢谢老师

德云大咖 回复 @爱的世界有光

同感,个人的东西太多,我们是听道德经,不是听你这个你那个的。

听友454539088

徐老师语气温和,有耐心,有诚意,听感亲切!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