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常:“中庸”是从第三种角度看待矛盾双方

2018-06-14 21:01:0001:58 1244
声音简介

王守常



2017年12月,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浦江国学论坛”,在上海陆家嘴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出席此次论坛,并且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智慧的特征”的看法。

《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王守常认为,如今大众的思维方式大多停留在二元对立的思考上,而哲学只是一个道理,并不判断对和错。因而,人们长期以来所使用的哲学概念,需要要认真反思的。而在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中,《论语》所强调的“中庸”,意为恰到好处,过犹不及,正是一种最高的道德

李孝萱《二翁话中庸》


王守常说,《论语》中有云,‘叩其两端而执中,执中无权’。其中的‘两端’是指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事物,而‘中’是‘多’的意思。也就是说,研究两个不同事物时,要从第三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且不能有权变。他还进一步指出,所有事物都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相应的时空,它就是荒谬的,“执中”也就落在一边。

子产,郑穆公之孙,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在执政期间,既维护公室的利益,又限制贵族的特权


王守常以《子产论政宽猛》一文为例加以解释,表示政策宽泛却没有执行细节,下属会变得散漫,严格管理则会伤害下属积极性,这样问题总是在矛盾两端上思考。而切入第三个思考角度,就会发现应该采用“宽猛相济,政是以和”的方式。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听友371359542

整理的曲解原讲,执中无权尤执一也。不是执中不能有权变。

猜你喜欢
中庸

不间断诵读中庸一年

by:兰亭之舟

中庸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为孔子之孙子思子。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

by:儒释道传统文化

中庸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最终和《大学...

by:后语读蒙学

中庸

今天2023.11.12日开始读诵《中庸》,365天每天不间断!

by:聂宗飞

中庸

节目主题:《中庸》主播是谁:黄柏力老师解读适合谁听:所有喜欢国学并想获益的人主播的话:尊敬的各位家人大家好!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文化强国”的号召!开展多形式、多...

by:正本系统广西孝道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