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若不将民间文化当回事,谁也救不了

2018-06-22 21:01:0001:57 164
声音简介



从时代的角度看艺术,这里是磨时艺见。

2018年1月13日,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广州揭晓,著名作家、文学家、民间文艺家冯骥才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次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保护自身文化方面,还需要创造更好的形式和平台,让民间文化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如今75岁的冯骥才,仍然在为记录和传承中国民间文艺而四处奔波,近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许多年轻人开始参与到传统民间活动中,并且形成一股很强烈的浪潮,这说明他们没有丢掉自己的传统。


他寄语年轻人称,传承中国民间文艺,最关键要热爱自身的文化。若不把自己的文化当一回事,那谁也救不了。而民间文化是大地上的人为了祈求美好生活的呼喊,想要多了解它们,就要多往大地深处走一走。


同时,冯骥才也表示,要区分对待民间文化和民间文化遗产的发展。民间文化的发展要适应社会的新变化、新要求,但是即使和现代产业结合,不能丢失艺术原有的特点,而民间文化遗产则需要保留其原汁原味


谈及民间文化的海外传播,冯骥才认为民间文化本身鲜明的地域特色,一定会吸引到海外人士的眼球,并且逐渐被世界所理解。但是由于中外文化背景不同,在海外宣扬中国民间文化时,也应该注重背景普及等深层次文化含义的介绍

以上内容由磨时艺见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磨时艺见,每晚9点,准时更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冯骥才

冯骥才的作品,不定期更新。所讲之事,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

by:畅读故事

神鞭-冯骥才

冯骥才老师今年已经七十多快八十了,写神鞭时四十二岁,是1984年。那年我正好随父母从天津迁到北京,刚刚初中毕业。第一次听张家声老师播神鞭大概是在85或者86年,...

by:老狼打嗝

《冯骥才散文精选》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1942年生于天津,作家、画家。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名誉会长等职。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by:阿拉胡阿克

神鞭 作者 冯骥才

天津有名的地痞头子玻璃花拦街逞凶,被傻二看不过以辫子教训了一下。此后玻璃花先后请了神弹弓戴奎一和津门武林领袖索天响前去同傻二较艺,均栽在傻二的辫子功下,于是众人...

by:用声音邂逅美妙

冯骥才‖津门文学《神鞭》

清朝末年,一个海神娘娘“出巡散福”之日,津门各会热闹非凡。盐务展老爷新娶的小老婆飞来凤这一天大出风头...

by:吾乐无声

让心灵更自由\冯骥才

生活是不会亏待人的。它往往在苦涩难当的时候,叫你尝到最甜的蜜。活着,却没白白地活着,这便是人生最大的安慰。

by: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