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乔治·拜伦《春逝》的中文翻译的质疑……

2022-12-12 15:05

2022-12-12 15:50
本来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文化之间相互转化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李白的诗是儿歌,莎翁的诗是大白话。

楼主是个很自恋的人,恕在下直言,两个版本没有什么实际差别,无论是意义的表达,还是词藻的运用,完全体现不出这是一首多么伟大的诗。本人认为,如果你的英文水平不及一个正常的英语母语者3/4的水平,趁早连英文诗的题目都不要看。

同理中文诗于老外。

这是对诗人的尊重,对文学的尊重。我觉得诗歌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很多余的存在。
更多回答
非常同意三楼,英文诗的韵律因为发音不同是没法真正翻译成汉语的,也许会有翻译过来也非常押韵对偶的时候,但即使是那样,原文诗的美感也会荡然无存,或者至少变了味道,如果你真喜欢,就一定不要看翻译过的
至于纯翻译角度讲,前人的翻译符合信达雅的规则,意思明白了,词句用的也还得当,经年和 贺都算是旧式用法不是翻译的不好而是是人们的语言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改变了 原诗How should I greet thee中的thee想必现在欧美青年也不喜欢
楼主的翻译 我要如何面对,请问后面的"你"去哪儿了?
If I should see you,after long year. 若我会见到你,事隔多年。 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我如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George Gordon Byron 文言点的翻译:If I should see you, after long year. How should i get, with silence and tears. 多年以后如果相逢,何以贺汝?以沉默,以眼泪.
这里greet应该表示问候,也就是类似见面打招呼之类的。所以你翻译成面对也是可以的,比【贺】好多了。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