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把星,流星,彗星有什么区别

2022-12-18 13:29

2022-12-18 14:34
扫把星也叫扫帚星,是彗星的俗称。就是说,扫把星与彗星是一回事。彗星是在太阳系边缘运行的用来构成太阳系中的物质的残余物,平常时是远离太阳的。是由宇宙尘埃和水冰、凝结的气态物质等构成的大小不一的团块。大的像一座大山,小的只有灰尘般大小。当它们受到其他天体的影响,或彼此发生碰撞时,就有可能进入内太阳系,再受到太阳的引力,就向着太阳飞来了。在接近太阳的过程中,受到太阳加热,其中的气态物质和水冰融化蒸发,连同其中的小固体尘埃一起,从大团块上脱落下来,成为拖在后面的大尾巴,像一把大扫把,所以叫做“扫把星”。
但流星不是。
在太阳系中,有许多小的固体尘埃,有些就是从彗星上脱落下来的。当它们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分子摩擦而燃烧,发出光、热,就是流星了。流星一般只有十分之几克到几克,一下子就燃烧完了,所以晚上看到时,只是一道光闪一下就没有了。如果尘埃颗粒大一些,而且是在白天,还可能看到浓烟。如果在大气层中没有烧完,掉到地上,就是陨石了。
更多回答

扫把星,一般是指彗星。流星和彗星的区别是:本质不同、距离远近不同、持续时间不同。

1、本质不同

流星是流星体以几十公里每秒的速度穿入地球大气层而产生的发光现象。

彗星是太阳系中小天体之一类,由冰冻物质和尘埃组成。当它靠近太阳时即为可见,太阳的热使彗星物质蒸发,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

2、距离远近不同

流星距离地球表面只有80-100千米,而彗星可以距离地球几千万甚至几亿千米之遥。

3、持续时间不同

流星出现的时间很少超过一秒,而彗星亮度至少能保持几天,甚至可以达到一年。



彗尾的产生

彗尾被认为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4个联合的效应将它从彗星上吹出:

(1)当气体和伴生的尘埃从彗核上蒸发时所得到的初始动量。

(2)阳光的辐射压将尘埃推离太阳。

(3)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离太阳。

(4)朝向太阳的万有引力吸力。

这些效应的相互作用使每个彗尾看上去都不一样。当然,物质蒸发到彗发和彗尾中去,消耗了彗核的物质。有时以爆发的方式出现,比拉彗星就是那样;1846年它通过太阳时破裂成两个,1852年那次通过以后就全部消失。

应该是一样,不同人不同叫法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