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关于正比例,反比例的小学数学题,希望大家踊跃发言,呵呵~

2023-01-17 11:37

2023-01-17 11:56
展开全部
如果A与B成反比例,B与C也成反比例,那么A与C一定成反比例,这种说法对吗?请予以说明.
设:AB=m
BC=n
AB:BC=A:C=m:n
A与C一定成正比例
更多回答
展开全部
如果A与B成反比例,B与C也成反比例,那么A与C一定成反比例,这种说法错误的
A*B=K1
B*C=K2
B=K2/C
A*K2=C*K1
A=(K1/K2)*C
A
C为正比例关系
2
400/3*3-(300/2+v)*3=-50-3v<0
3分钟后,猴子跑的距离小于树叶漂行的距离,树叶在猴子的前面
3

草的生长速度为x,
原来草地上草量为A,
每头羊每天吃的草量是y
250头羊z天能把草地上的草吃完
100*200*y=A+200*X
150*100*Y=A+150X
X=A/200
Y=A/10000
z*250*A/10000=A+z*A/200
z=50
250羊50天能把草地上的草吃完
为防止草场沙化,这片草地最多可以放w只羊.每天羊的吃草量等于每天的新生草量
w*a/10000=a/200
w=50
这片草地最多可以放50只羊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
成正比例关系
原式可化为a=2b
其中a是因变量,b是自变量
也就是a随b的变大而变大
展开全部
1:A与B成反比例
A/B=K
B与C也成反比例
B/C=E
K
,
E
为定值
K*E

定值
A/C=K*E
所以
A与C一定成反比例
2:
2/300=3/x
x=450米
450大于400
所以树叶在我前面
3:
200*100-100*150=5000
5000/100=50(50只羊吃新草)
(150-50)*100=10000
10000/(250-50)=50天
为防止草场沙化,这片草地最多可以放牧50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