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和利他发生冲突,应该如何智慧地抉择?

2023-04-17 12:21

2023-04-17 12:59

当利己和利他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会权衡一下两者利弊,并不是一概而论的选择利己。

当我觉得利他因素占了上风的时候,也就是我觉得对方是一个可以结交的人,我会适当的牺牲我自己的利益,就算费点周折也是乐意之至的。

昨天,我的一个男同学说有急事找我借钱,而我正需要这笔钱来逛淘宝。当时我在大脑里迅速地分析了一下这件事。

首先对方是一个男生,一个男生开口向另一个女生借钱这说明这个男生应该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这个困难的难度足以跨越他的自尊心,让他去找一个女生借钱。

其次我和对方并不是特别熟,他能向一个不是特别熟的女生借钱而不是自己身边熟识的人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周边的人都已经借遍了。第二就是这一次的问题不太适合让熟人知道。

最后他借钱的语气比较直接,说明这件事应该是刻不容缓的。

我衡量了一下还是决定把钱借给他,理由有三:

第一,对方在我这里的人品信用度一直都是非常好的,我不会担心他是借钱不还的人。

第二,逛淘宝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急事只是消遣的乐子,而这笔钱对于对方来说可能会帮上大忙,两者的轻重缓急是不同的。

第三,既然在他危急的时刻能想到我,我觉得我在他的心里人品应该还是不错的,就冲着这比信任我也应该把钱借给他。毕竟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希望通过这一次来结交一个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我希望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有人义不容辞的站出来帮助我。

更多回答
  • 1. 利他是最大的利己,利己是最小的利己。 固然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甚至难以改变自己,不然也不会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说了。 然而,我们却可以选择成长,最优的学习方式是“好为人师”的“授之以渔”,所以说,最优的成长方式就是共同成长。
  • 因为,在此过程中,你们在一定周期内,持续行动、保持进步、互相影响,最后,守得云开见月明,人生必上一个阶段,用现在最流行的词语形容就是:跃迁。
  • 2. 原来我看待自己的方式是自己内心的折射。 当我看到爱情只是面包时,说明我也在用物质来换取爱情......这世界的模样取决于你。
  • 怪不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孔圣人也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也就是说,你所选择的参照物,决定了你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你的心智模式和处世方式,最终,在你暮年回首时,会发现这一次次的参照,一次次地选择,造就了我们的一生。
  • 生活就像镜子,你真诚地微笑,收获的便是喜悦。
  • 3.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严于律己,学习的无穷境界是善待他人。
  • 不是因为学习才严于律己,而是因为严于律己才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才善待他人,而是因为善待他人才学习。
  • 因为“真正的学习总是发生在行动之后”。所以,大多数时候,只有行动持续的一定程度才能真正地实现思考,才能真正提升认知能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