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

2023-11-28 14:41

2023-11-28 15:25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一方面引用人们已经创作出来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断创作新的寓言,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这样,大量的寓言便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6�4寓言》篇:"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与《天下篇》"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前者指出寓言假借外物以立论的技巧,后者则视寓言为传达意念的工具。 1. 有所寄托的话。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 指托辞以寓意。 宋代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元祐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代 王琼《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中国的《古代寓言故事》等。
更多回答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