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的字、籍贯与读书处——与黄绍坚教授商榷(一)

2024-01-18 05:32

2024-01-18 06:15
前不久,有位长者转来一篇黄绍坚教授的文章《从东山到漳浦:黄道周的生与死》,我自以为学习黄道周文化多年,看过的文章也有一些,没想到黄文却让我看后着实却吓了一跳——黄教授不但认为黄道周的字“幼平”系为避康熙名”玄烨“讳篡改来的,还认为东迹中山屿宴拍上的黄道周读书处、”石斋“皆为造假,乾隆年间福建巡抚潘思榘和民国初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乃造假共犯,而且,还爆炸性地把黄道周的漳浦籍贯给推翻了,照他的说法,黄道周当年就不该以漳浦人自居,而是应该小心翼翼地称自己为“黄镇海”或者“黄铜山“。

据我所知,这篇文章发表在《厦门晚报》(2018年7月8日)和《铜山古城》2018年第9期,这种爆炸性新闻倘若发表在娱乐刊物,那也罢了,权当娱乐新闻来解读,然而《铜山古城》虽小,却也是地方严肃性刊物,对过于追求标新立异的文章应该更加慎重。

以下几点见解希望与黄教授商榷,不当之处还望黄教授海涵!

一、黄道周的字。

黄文写道:“ 《明史 黄道周传》中,更是错上加错:‘黄道周,字幼平,漳浦人。’这个奇怪的‘幼平’,显然为避康熙皇帝‘玄烨’上讳而篡改,当年情有可原,如今再错,则不值一哂。”

“幼玄“作为黄道周的字没有异议,为避康熙名“玄烨”之讳确有其事,但非“幼平”而是“幼元”!理由一,避讳的替代字要找词义接近的,“元”与“玄”词义接姿祥山近,“平”与“玄”则不然,用“幼平”替代“幼玄”显然不合适;理由二,“幼元”一说,〈漳州府志〉实有记载,“黄道周,字幼元”,而黄道周文集及书画作品目前则还没有找到这一说法,因此,避“玄烨”之讳的,应是“幼元”而非“幼平”。

其实,对”幼平“提出质疑的,黄教授并非第一人,青禾先生的《黄道周》一书就说到有人曾提出过同样质疑,理由却不同,即黄道周的四子黄麙,字子平,从而反推其父字“幼平”之讹。

这是一个很有力的质疑,然而,不同的是,青禾先生没有“显然”就下结论,而是小心翼翼地求证。

据黄道周研究专家厦大侯真平教授考证,黄道周的字有”螭若“、“细遵”、幼玄”、“玄度“、“幼平“、“去道”,没有“幼元”,”幼平“却是其中一个,证据有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黄道周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癸未春偶作》诗卷、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同年九月廿三日书《送谢南夫曾叔祁郑奚仲王自位诗》,款下都钤有“昔云玄度”、“今字幼平”印章。

可见,幼平显然也是黄道周的字。并如黄教授所云,显然为避康熙之讳而篡改。至于其四子为何会字“子平”,那是因为古人避讳的是名,对字,没有那么多讲究。

另外,黄文说“螭若”是黄道周的号,也是错的,从上文可知,“螭若”是黄道周的字非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