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第四中学的知名校友

2024-03-13 06:03

2024-03-13 07:55

刘元波,男,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肿瘤治疗中心 资深研究人员兼实验室主任。1963年11月生于开发区南苏村。
从小学至今, 参加过无数考试,我从没考过前几名。但是凭着自己的勤奋,终于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我是一名比较普通的高中毕业生,因分数差一点点没能被山东医科大学录取, 而上了潍坊医学院。第一堂课,我的老师就说:“同学们,我们的学校很小, 但是只要勤奋好学,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大学期间, 对研究生特别崇拜,自己想我一定要考上研究生! 毕业时, 报考研究生, 又因一分之差名落孙山。毕业后, 没能分配到理想的市中心医院, 而被分配到淄博市干部疗养院, 现在的第四人民医院。当时医院刚开业, 没多少病人,很多同志下班后, 凑到一起打牌;我却在宿舍悄悄地学习,因为我要奔向自己设定的目标。1990年, 我终于圆了研究生的梦想。当时我的太太有孕在身,我知道学习机会来之不易, 三年期间, 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两篇论著。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取国内最好的医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读博士期间,我主动要求在协和医大附属的血液病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兼做住院总医师,因为我早知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血液病的最先进方法,便“活学活用”地住在医院,半年下来, 瘦了十几斤,但是我掌握了这项技术,为后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6年,我以博士的身份被北京同仁医院作为人才引进来到它的血液科。大家都知道, 该医院是以眼科为重点为特色的医院,内科开展工作很难。在此情况下,我与院领导多次交谈、强烈反映来争取他们的支持。经慎重考虑后,院领导最后决定建立干细胞移植病房。当时科里只有我掌握这项技术, 科主任大胆放手, 让我带头开展这项新业务。我们医护人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顶着压力, 冒着风险,仔细制定方案, 细心护理病人,一例,两例,…… 我们成功了! 最难忘的是1998年, 我们应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国内首次成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 我们的成绩被多家媒体报道,并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我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首都劳动奖章”! 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荣誉,我没有沉浸其中, 因为我知道应该放眼世界,走出国门,继续深造,才能保持国内的领先水平。
2000年,我带着无限的希望和仅有的100美元来到了美国,因为曾有十年的时间专心致力于血液病研究,自我感觉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深造、追逐科学前沿就可以了。因此刚到美国时,信心十足,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很快发现困难重重,在世界超级大国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王小飞,男,1979年出生,我校1997年届毕业生,2001年毕业于山东师大美术学院,2007年获东北师大美术学硕士,2008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中国画创作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个人作品曾入选第二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首届全国城市山水画展,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全国中青年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展览,并多次获山东省美术作品金奖。个人作品得到学术界一致好评并被广泛收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