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是什么?

2022-07-08 12:06

2022-07-08 15:43

十二经脉是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分布于躯体。又因为经脉是“行血气”的,其循行有一定方向,就是所说的“脉行之逆顺”,后来称为“流注”;各经脉之间还通过分支互相联系,是“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一个腑。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阴,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时相互为用。《素问?血气形志篇》:“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内外,经脉中的气血是循环贯注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就像一个环一样。而且与前后正中的督脉和任脉也相通。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也就是营气的运行顺序。其流注次序如图:

现在我们就来简单看一下每条经脉的大致分布:

  

1.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2.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3.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4.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5.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6.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7.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8.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后缘及胸腹第一侧线,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9.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10.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11.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外侧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12.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主要分布在下肢内侧的中间,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正如《灵枢·逆顺肥瘦》所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更多回答
十二经脉是: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径: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三阴:太阴肺经,少阴心经,厥阴心包经。
手三阳:阳明大肠经,太阳小肠经,少阳三焦经。
足三阴: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厥阴肝经。
足三阳:阳明胃经,太阳膀胱经,少阳胆经。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