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中最后两句是不是运用有声衬无声?

2022-05-22 15:43

2022-05-22 18:47

《春夜洛城闻笛》中最后两句不是运用有声衬无声。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更多回答
《春夜洛城闻笛》是李白的游洛阳的时候写的。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最后两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今天晚上,听到哀伤的《折杨柳》曲,谁不由得起了思乡之情?
我觉得不是运用有声衬无声。我举一个例子,“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四周都寂静无声 ,只能听到寺庙的钟声。用钟声来衬托寺院的静,这才是有声衬无声。《春夜洛城闻笛》中的后两句,没有体现出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