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们,能帮我找几个关于变通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吗

2023-11-16 09:51

1个回答
1.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 爱迪生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 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强,自立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2.“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
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非常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可此时的拿破仑浑然不顾,内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打赢这战斗.只听他大吼一声,“冲啊!”他手下的士兵见到他那副滑稽模样,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但同时也被拿破仑的乐观自信所鼓舞.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激昂、奋勇当先,终于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无论在任何危急的困境中,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尤其作为一个商界的领导人物,你的自信,可以感染到无数个在你身边的人.有没有乐观自信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一场交易的成败与否.
3.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牛顿(英国)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华罗庚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鲁迅
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读书刻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6.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冲淹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专心致意,必利其事而后可--沈拓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韩文公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相关问答
有没有学霸变成学渣的真实例子。
1个回答2024-01-26 16:21
我就是,从倒数第一道全班正数第一,年级16,没有捷径,学习就要得了强迫症似的,抓住每一个专你属不会的,不要轻易放过,这样日积月累,所有不会的都会了,如果总想着没事,这个不会就一分,我不要了,那么你...
全文
不会灵活变通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1-19 00:10
战国时期,秦国有个人叫孙阳,精通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外出打猎,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突然向他走来,在他面前停下后,冲他...
全文
关于“变通”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0 16:18
《按图索骥》 故事内容:秦国有个人叫孙阳,他一眼就能认出好马和坏马,人们把他叫“伯乐”。伯乐把自己认马的本领都写到叫《相马经》的书里,画上了各种马的图。伯乐的儿子很笨,却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
全文
关于学会变通的事例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5 01:49
在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涌来了大量的淘金者,淘金的人越来越多,金子就越来越难淘。当地的气候十分炎热干燥,水源极缺,不少人因为缺水而被渴死。一位十七岁的男孩亚默尔灵机一动,断然放弃淘金的念头...
全文
生活中不知变通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04 14:57
穷则变,变则通 语出易经˙系辞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当事物发展到极点、穷尽的时 候,就必须求变化,变化之后便能够通达,适合需要。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只是 一个变字。易经说:穷则变,...
全文
学会变通的高中作文例子!
1个回答2024-02-17 02:03
这个是不是太有难度了点啊
不会灵活变通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3-03 11:01
“名人不懂变通从而失败”的例子如下; 1、项羽乌江自刎。 2、刘封遭忌被杀。 3、陆游痛失唐婉儿。 4、李自成坐失江山。 5、博古李德军事错误。 6、五次中东战争。
变通的名人例子
1个回答2024-03-10 21:48
变通的名人例子如下: 贝多芬28岁时,由于疾病,听觉就开始减退,到了48岁,再优美的歌声他也听不见了。他只能用书写的方式来和别人交流。即使这样贝多芬仍进行着创作。他的不朽名作9部交响曲的后七...
全文
学会变通的名人例子
1个回答2024-05-23 01:03
学会变通而走上成功的事例如下: 1、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荣王元俨宫室失火,殃及殿阁内库。真宗让参知政事(宰相)组织修复,并责令他尽快完成。修宫殿需要泥土以及砖瓦木料,...
全文
学会变通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1-22 09:42
1、变法之难,在去其旧染矣,而能别择其故所善伏橡肢者葆而存之。——《严复诗文选》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不戚戚缺世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3、虚而平淡无味的...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