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用什么做教材来教人?

2023-11-21 13:46

4个回答
用《诗》《书》《礼》《易》《春秋》,这主要是作为课本的,并且经过孔子修订
《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教书育人的“教材”主要有:
一、《五经》
  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史称“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只剩下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二、《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毕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其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大学章句集注》序:“……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
三、《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及至宋朝,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将其从《礼记》抽出,编次章句,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四书五经”中还有《中庸》、《孟子》
  一、《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前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
  二、《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孔子教书育人的“教材”主要有:
一、《五经》
  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史称“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只剩下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二、《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毕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其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大学章句集注》序:“……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
三、《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及至宋朝,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将其从《礼记》抽出,编次章句,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四书五经”中还有《中庸》、《孟子》
  一、《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南宋前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
  《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
  二、《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
相关问答
孔子时代的教材
1个回答2024-04-15 10:29
“五经”都是教材。但不能认为“五经”就是儒家著作了。 《易》《书》《诗》《礼》《乐》《春秋》其实也都先于孔子而存在了,因而本都不是儒家经典,而是被汉儒一相情愿地列为“儒家经典”的。因被儒家列为...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3:40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急用!
1个回答2024-02-11 04:53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1 03:09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销好局。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急用!
1个回答2024-01-24 04:11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同样是一个“仁”。得意弟子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也是“仁”字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了。颜回一听便心领神会,又问其具体条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讲了仁的“四目”...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急用!
1个回答2024-02-07 14:36
有一天,子路对孔子说:“先生所教的仁义之道,真是令人向往!我所听到的这些道理,应该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01:17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
全文
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02 02:30
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