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这首诗的情景用读了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什么什么?听到了什么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什么?

2023-11-24 06:43

4个回答
我仿佛看到了诗人当时是怀着一颗爱国的心离去的。听到了诗人还是想要光复南宋时的信念。感受到了作者希望南宋朝廷的军队能够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作品名称
示儿
创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处
《剑南诗稿》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陆游
作品原文
示儿1
死去元知万事空2,但悲不见九州同3。
  王师北定中原日4,家祭无忘告乃翁5。[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北定:将北方平定。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无忘:不要忘记。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1][2][3]
白话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4]
创作背景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4]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不要忘记把“北定中原”这个大好的消息告诉诗人,以求了结一桩重大的心事。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感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表达的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读了《示儿》这首诗 ,我仿佛看到了诗人执着、深沉、热烈、真挚的爱国激情; 听到了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感受到了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同时对抗战事业的必胜信心。
示儿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诗,读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临终前对儿子谆谆嘱托,仿佛听到他在说:你们将来家祭时,一定把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我。
相关问答
表示仿佛的词语
1个回答2024-02-22 06:34
近乎 - 宛如 - 犹如 - 似乎 - 似同 - 似若 - 仿若 - 仿佛 - 似如 - 宛若
边读绝句边想象画面,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听到了( )我仿佛闻到了( )我感受到了( )?
1个回答2024-02-23 03:03
《绝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我仿佛看到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我仿佛听到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我仿佛闻到了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春草的清馨;我感受到了一幅可爱的...
全文
暑假夜晚看星星的感受。用我看到了 ,仿佛 ,仿佛 ,仿佛
3个回答2023-01-17 12:42
1、我看到了漫天的繁星在闪烁,仿佛看到了千万双求知的眼睛,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宁静的心灵,仿佛看到了数不清的明灯。 2、我看到了,星星如同钻石般,闪烁浪漫的感觉着耀眼的光芒。天空离你很近,满天的星光仿...
全文
泰戈尔《仿佛》的写作背景~~~~急!!!!!
1个回答2024-02-06 22:38
第二节,诗人选取了特殊的意象:初秋早晨的合欢花香,暗示或比喻母子和欢的温馨、甜美。再者,诗人由花香联想到庙里晨祷的馨香,既自然,又更见精妙:人人都知道,到庙殿里烧香祈祷,心情该是何等的虔诚,而作者在此...
全文
边读绝句边想象画面,我仿佛看到了( )我仿佛听到了( )我仿佛闻到了( )我感受到了( )?
2个回答2022-12-20 07:59
《绝句》边读边想象画面,我仿佛看到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我仿佛听到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我仿佛闻到了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春草的清馨;我感受到了一幅可爱的春景图...
全文
听到了什么仿佛仿佛听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11 09:14
爱了吧 散了吧 演唱 李秋实 词 秋天 曲 秋天 眼泪在准备 失眠真的不会醉 想想都令人憔悴 心死过好几回 习惯了有你来陪 而你不在身旁入睡 相思都成灰 我已辗转好几回 想听首歌 听个故事哄我入睡...
全文
.仿佛看.仿佛听.( 写句子)
1个回答2024-02-20 05:28
我仿佛看见了她那慈祥的面容,仿佛听见了她那亲切的话语. 朦胧中,我仿佛看见她向我起来,我仿佛听见那熟悉的脚步声.
望着什么,我仿佛什么,仿佛什么。
5个回答2022-07-22 05:40
望着太阳,我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暖流流入心田,仿佛时刻感受到阳光给予我的温暖 望着眼前这照片,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仿佛一切都在昨天
听一首乐曲,(注意!不是歌曲!)写一篇,说说在乐曲里体会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
1个回答2024-02-13 05:05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蹲下投放。中国梦,流淌在岁月。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