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虎门销烟》教后反思

2023-11-24 14:44

1个回答

  《虎门销烟》教后反思【1】

  《虎门销烟》这课讲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列强肆意欺侮中国,但爱国爱民的中国人,在林则徐的带领下虎门销烟,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打击了外国列强的嚣张气焰。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搜集资料,了解鸦片对人的毒害。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鸦片的资料,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鸦片对人的毒害之大,外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多,从而为学生学习好课文做了铺垫。

  二、以一条主线贯穿全文。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我出示了这样一个自学提纲:读读课文2-5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句能表现“壮”,将这些词句画下来。再读一读,把你读懂的内容批到书上。学生先自主尝试,再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启发点拨。学生在这个自学提纲的引导下,从销烟前的场面、销烟的经过中体会到了虎门销烟的壮情。

  三、感悟和指导朗读结合。在学生理解词句,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朗读能力。

  四、读写结合。课文中在描写销烟方法时用了“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表示先后顺序,学生搞清楚了销烟分三步,并用这几个词语复述出销烟方法后,我让学生用这几个词语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具体。这样读写结合,学生既弄清了销烟方法,又把阅读得到的知识迁移到了写作上来。

  学生在体会完这次事件的“壮”之后,我引导学生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了一些赞扬林则徐的话,我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就直接说出了“中国人民不可侮”(我要板书的'内容),把学生引到了第6自然段,有点强硬了,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虎门销烟》教后反思【2】

  《虎门销烟》一课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这是一个大快人心的壮举,因此我在教学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首先感受销烟前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了第二自然段之后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让学生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体会出人民的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当学生沉浸于虎门销烟的壮举中,沉浸于林则徐的英勇斗争精神中时,我来了一个大转弯,“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永远地记住了他。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一些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面对林则徐塑像,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过于拘束,没有能很好的表达。今天布置了小练笔,不知写得如何?有待明天继续!

  在预习课文时,我补充资料:清朝末期,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到外国列强的肆意欺侮。但中国人中也有一股爱国的力量,他们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林则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主持的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事件,它说明中国人不是好欺侮的。这次行动狠狠地教训了外国列强的嚣张气焰,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这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在本篇课文教学中,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孩子们在历史中反思。

  1、开课向学生介绍了鸦片战争,以及用数字让学生明白鸦片对中国国民国力的毒害。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然后从整体入手,说说你认为的虎门销烟是件怎样的事件?而引导到“伟大壮举”,以此为中心点,找出相关的段落来学习体会。

  2、抓住文本,落实文字的训练。读通课文,抓住关键词、段来走进文本。指导朗读。让学生真真切切回到当时的历史年代。

  3、回顾是为了更好的展望。了解历史是责任和义务,那么做好现在和以后更是大有必要。

  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此时此刻, 面对林则徐雕像,你想说些什么?”

相关问答
虎门销烟的课文?
1个回答2024-02-23 12:30
您 希望能帮
虎门销烟苏教版的课文全文
1个回答2023-08-27 07:39
聊几句看图看见了
你知道虎门销烟的故事吗?
1个回答2024-01-18 23:35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
全文
虎门销烟的有关人物
1个回答2024-02-27 05:12
谜语的由来 谜语也叫灯谜,猜谜语亦称射虎。在中国已经有2500年历史了,到清代其体系已经完备。谜语的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虎门销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2 10:15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
全文
虎门销烟的故事要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10 18:43
  虎门销烟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篇课文,是《虎门销烟》。这篇课文主要讲林则徐销毁鸦片的故事。   课文后有一副林则徐雕像的照片。看着他,1839年6月3日的情景似乎又浮现在我眼前:虎门前...
全文
读《虎门销烟》有感
1个回答2024-03-13 03:41
  读了《虎门销烟》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腔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恨,一股对为国尽忠的英勇将士的敬意,在我心底油然而生。   文中主要写民族英雄林则徐将收缴的东...
全文
虎门销烟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8 21:20
十九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的不利局面,把鸦片走私到中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道光帝派林则徐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把没收来的鸦片全部在虎门海滩销毁,维护中国的尊严和利...
全文
虎门销烟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6 05:10
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 受命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于1839年3月到达广州后,整顿海防,严拿烟贩,勒令外国商人限期将所持鸦片尽数缴出,并令其出具画押字据,保证以后永...
全文
虎门销烟的传说
1个回答2023-12-13 14:14
那是历史,不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