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不入的意思

2023-12-01 00:06

1个回答

过门不入的意思如下:

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故事内容为: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水患严重,每逢秋收时节,一场黄河泛滥便会导致颗粒无收,大量种植田被荒弃。尧在位期间,派鲧治水,不但未能解决水患,反而加重灾情。

舜在位时,派禹治水,他总结父亲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法治水。治水期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亲率百姓风餐露宿,整天在河里疏通河道。经过13年治理,终于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造句:

1、大禹治水,尽心尽职,过门不入。

2、秦政自嘲一笑,却是过门不入,掉转马头,沿着城墙从南城门朝北城门而去。

3、顶头上司在里边,他过门不入,确实很有些说不过去。

4、你我两家通家之好,而你却过门不入,这可不合乎礼节!

5、既如此,岂有过门不入之理?龙灵公这就快快请进,陪我好好痛饮几杯!

6、公孙大人,为何过门不入啊?莫非我大哥闭门不纳,竟敢慢待你这位司隶府的神箭公?

7、你还有脸说上次!上次明明是你‘过门不入’,还要说一大堆的话来伤我!现在反倒是把账算在我头上了!

8、此次途经汉中,雷瑾自然是要与曹文诏见见面的,过门不入,徒惹猜疑,会造成彼此的不信任。

扩展资料:

过门,多指一对谈恋爱将要结婚的新人,女方第一次去男方家。

在一些地方也是指将媳妇娶进门的意思。过门和订婚的意思很像,就是你一家人去他家,商量一下具体的事宜,过门了就相当于订婚了的。

订婚又称“文定”,昔称“纳吉”及“纳徵”,订婚虽然不像结婚般繁复,但传统习俗仍非常重视依照我国民间习俗,通常结婚前先有订婚之仪式: 订立婚书、交换礼物、或立媒妁人等。但依照我 国现行法律,订婚并不是结婚前必备之程序,不经订婚之婚姻,不失其婚姻之效力。

农村的传统婚礼里,结婚是指在傍晚黄昏的时候接新娘子过门。现在仍然能看到这样的习惯,相较以前更随意,只要男女双方商定了时间任何时候都可以去接新娘。

结婚是一个开心的事情,所以在过程中也有着许多增进双方感情的习俗。其中红包是必不可少一些活动。互动的红包金额不多,人们都乐意沾沾这样的喜气。

农村里接新娘的时候一共有两道门,分别是小舅子和伴娘把守,红包就是敲门砖。想要接到新娘子,必须要走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突显出结婚热闹的气氛。

相关问答
入什么入什么成语2个,除了入诗入画、入情入理外?
1个回答2024-01-22 13:05
入乡入俗 入心入理 入脑入心 入心入肺 入情入境 入行入局 入型入格 差不多了吧
进入大学后入学生会有好处吗?怎么入学生会?
1个回答2023-10-21 20:10
有啊 。自己申请
入什么入什么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7:20
问题一:入什么入什么的成语4个, 只有一个 入情入理 发音 rù qíng rù lǐ 释义 入:合乎。合乎常情和道理。 出处 示例 何尝不说得入情入理,但是事实上那里...
全文
找一本天龙世界里以武入道进入修仙界的小说
1个回答2022-11-22 03:24
天龙八部之纵横
入情入理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2-01 23:49
rù qíng rù lǐ 成语释义 形容合乎情况和道理。入:合乎。 成语出处 明 张岱《陶庵梦忆 柳敬亭说书》:“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 感情色彩 中性...
全文
加入学生会问题:你加入学生会可以为学生会做点什么
1个回答2024-03-03 12:57
写作思路及要点:真情实感表达,结合实际。 正文: 我是个经验丰富的部门人员,在部门队伍建设方面,从组织项目的实施到鼓励会员合作,我得心应手。此外,我还擅长帮助部门顺利实现技术改造和员工培训...
全文
可入诗入画的电影
1个回答2023-06-14 09:30
回到爱开始的地方
如入无人入境是什么意思哦
1个回答2023-08-15 13:27
一往无前,无所畏惧,身边所有的人都好像不存在一样,形容某个人艺高人胆大轮者,对腊塌薯所有的敌人都毫不在乎,多用在体育比赛和战场衫旅上。
〈等我一起入梦〉童安格的一首经典老歌,很多人会把它听成跟我一起入梦,谁有歌词?谢谢!
1个回答2024-01-25 00:37
请等我一起寂寞 当你也感到冷的时候 请等我一起寻找 一个分享的朋友 请等我一起入梦 当你也需要拥抱的时候 请等我一起挣扎祈求 因为我永远在你左右 请等我一起寂寞 别让自己觉得一无所有 请等我一起停驻心...
全文
《等我一起入梦》童安格的一首经典老歌,很多人都会把它听成是“跟我一起入梦”谁有歌词?
1个回答2024-01-27 11:16
请跟我一起寂寞 当你也感到冷的时候 请跟我一起寻找 一个分享的朋友 请跟我一起入梦 当你也需要拥抱的时候 请跟我一起挣扎祈求 因为我永远在你左右 肩上的行囊里 有多少话想要诉说 能否放慢脚步 让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