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分析三个人物的形象

2023-12-01 03:31

5个回答

僧侣: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考虑不周的一类人。

讲学家:代表的是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是据理臆断的一类人。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一类人。

《河中石兽》清代文学家纪昀创作的一篇文言小说。此文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全文层次分明,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叙述,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情节简单、语言简练,读来却耐人寻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纪昀晚年,也即乾隆五十四年(1789)到嘉庆三年(1798)期间,开始收集民间狐鬼神怪故事,包括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整理并写成了《阅微草堂笔记》,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和尚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和尚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老河兵因为常年与河流打交道,对河流的水、石、泥沙等习性有更细致的了解,因而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石头逆流而上了。按照老河兵的方法在上游寻找,果然找到了石兽。

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欤!”像和尚和道学家那样“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的情况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

此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却是耐人寻味的。它说明天下的事物虽有其共同规律,但更有其特殊性。而事物的特殊性,又是和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它更是发展变化的。现实中的许多生活经验,其实都能证明这一点。这也就是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寺僧:意志不坚定,不深思熟虑,主观臆断,脱离实际,盲目行动。
讲学家:脱离实际,主观臆断,一知半解,好为人师,轻视他人,自视清高,空谈事理。
老河兵:胸有成竹,淡定从容,坚定自信,有实际经验,将经验与实际结合,不空谈事理,实事求是。

僧侣:寺僧在文章当中表现出来的是责任心比较强、毅力坚定,但是经验不足的性格特点。

讲学家:讲学家表现出来的则是傲慢、自以为是、一知半解的性格特点。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一类人。

在文章当中,三人对于河中的石兽有了不同的见解,寺僧按照惯用的思维方式和惯例,将学家则是按照自己的理论知识,老河兵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见解。

作品鉴赏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歌颂了富有实践经验的老河兵,嘲笑了讲学家的愚笨,讽刺了儒道学的自以为高明。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全文层次清晰,其行文结构主要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在戏剧性的情节中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庙里的讲学家和普通人一样,因为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有限,按照常规思维划着几只小船,顺着河流去寻找石兽,当然是找不到。

可是学者按照自己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进行推理也不正确,他的一套理论也许能让众人暂时信服,但是事实还是事实,按照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向地下挖掘,肯定也是找不到石兽的。

僧侣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考虑不周的一类人。讲学家代表的是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是据理臆断的一类人。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一类人。

寺僧有责任心,毅力坚定,经验不足。

讲学家傲慢,自以为是,自是博才,一知半解。 

老河兵自信,直爽,善于实践,一针见血

相关问答
河中石兽的故事是真的吗 河中石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1个回答2024-01-23 00:35
1、河中石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不是。 2、《河中石兽》选自清代大学士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文章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桥和。文...
全文
河中石兽写到了两次笑的对象各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03 16:56
①“笑的时候老是掩着嘴”,制造悬念,引出她缺了两三颗门牙,其目的是介绍家庭情况。 ②“其实她是笑着的”,暗示阿圆在爸爸回来以后的幸福生活以及自己因“救人”之举得到小包及所在连队的高调致谢而产生的幸福。...
全文
这故事是《河中石兽》
1个回答2024-01-28 19:25
 
和,河中石兽,类似的文言文
1个回答2023-05-02 10:25
北冥有鱼,刻舟求剑,
河中石兽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16 03:55
在遇到一件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的时候,不能够想当然地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地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凡事不能主观臆断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实践出真知
河中石兽
1个回答2024-02-20 14:12
【答案】 【小题1】(4分)(1)靠近 (2)拉 (3)停止 (4)逆流而上 【小题1】D 【小题1】(2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画线处为得分点,错两处扣1分。) 【小题1】(3分)天下...
全文
河中石兽讲了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20 18:51
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河中石兽中有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3 00:50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解释】: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
全文
河中石兽中有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10:06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解释】: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
全文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及意思?
1个回答2024-03-01 20:26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解释】: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出处】: 《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