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攀比呢?

2023-12-03 04:48

1个回答
盲目攀比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严重了会给孩子造成很多危害。家长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应该引导孩子学会正面的比较,而不是一味的盲目攀比。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我们说高消费是要建立在高付出之上的。尽管一些名牌服饰可以让孩子有短暂的面子,但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起的。俗话说,吃饭穿衣量家当,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但是却硬要满足孩子对“名牌”的需求和攀比,那就是打肿脸充胖子,自讨苦吃。我们在适当满足孩子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很重要的。
2、家长做好榜样的作用
孩子贪慕虚荣的心理,很多时候是来源于家长的影响。因此,想要孩子拒绝盲目攀比的行为,家长就要做好榜样的作用。家长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引导孩子的日常消费行为。比如,很多家长喜欢通过孩子来炫耀自己。家长给孩子买名牌鞋服,报各种高档的兴趣班,有时甚至给孩子买很昂贵的玩具等。当家长在抱怨孩子非名牌不穿的同时,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自己买衣服也是非名牌不买,是不是经常把“名牌”挂在嘴边。家长只有做好榜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3、注重塑造孩子的心灵美
年龄小的孩子心智还不成熟,可塑性强,家长要注重塑造孩子的心灵美。家长可以采取摆事实、讲故事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从正面的故事人物中受到教育,从而培养判断是非的能力,自觉纠正自己的行为,消除攀比心理。
4、家长要给孩子心理减负
很多孩子之所以攀比,是因为心理有很大的负担,生怕自己不如别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孩子都是盲目地想尽方法把别人比下来,为自己争一口气,有时甚至为了攀比致使自己身心疲惫。有时家长还会因此大发脾气。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认识攀比心理的危害,认清攀比心理的幼稚。同时,家长要给孩子心理减负,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求孩子非要达到某个标准。只有家长保持一颗平常心,孩子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攀比心理。
相关问答
如何引导学生不攀比呢?
1个回答2024-01-18 13:50
引言:老师如果发现学生之间互相攀比,一定要制止这种现象,如果不制止学生的攀比会变得越来越严重闹纯。老师不要对学生进行打骂,对学生进行打骂,学生卖袜也不会听从老师的安排,觉得老师不可理喻。小编今天就来...
全文
孩子攀比如何引导?
1个回答2024-01-31 02:47
最近,网上有一对母子的对话受到很多人关注。孩子问妈妈:“我的同学家有五套房,咱们家有几套,是不是很穷。”现在学生之间难免有攀比,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询问时,应该如何回答?本市儿童教育专家张秀芳提示,家...
全文
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攀比呢?
1个回答2023-12-12 07:36
现在人生活的越来越好,孩子也逐渐开始会互相比较自己家的生活条件,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不要攀比呢?下面五种方法试试; 1.给孩子营造一个没有攀比的环境: 古时孟母:“迁,为的就是让孩子“近朱者...
全文
怎样正确引导初中生的攀比心理
2个回答2023-11-22 07:16
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的攀比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健康成长,为学校合格人才的输送锦上添花。 1.家长正确的榜样示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作为孩子...
全文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
1个回答2024-01-14 07:30
我小时候念过这样一则儿歌:哥哥讨嫂嫂妈妈我也要…… 囡囡年纪小再过几年也好讨。 其实,会提出这样要求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哥哥讨嫂嫂是怎么一会事。他只知道哥哥讨了嫂嫂两个人亲亲热热,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好...
全文
如何引导宝宝成长,怎么区分正确的引导与错误的引导?
1个回答2024-06-10 16:23
有助于宝宝形成正确的行为就是好的这个要父母判断呢
如何下正确引导五岁小孩子学数学
1个回答2024-01-26 18:26
我宝宝刚五岁,幼儿园没有要求写过任何汉字或者数字之类的,我们也没有做过试验,看看孩子是否能写出来。过早写字其实不是太有必要。平时多让孩子画画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做事
1个回答2024-02-28 22:53
孩子的性格、处事方式,60%以上是由家庭环境决定的,包括父母之间的交流,或者父母与外面的人之间的处事,所以父母自身的行为帆坦特别重要。还有,得让孩子处在一个好的社会环贺备境中学习,如果发现孩子周...
全文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写作业?
1个回答2024-03-08 22:36
?????? 孩子为什么这样?????? 玩是孩子童年的必修课。科学家指出,如果不让孩子在童年该玩儿的阶段玩儿够了,孩子的玩心会带到成年,就出现很多“大顽童”和“老顽童”。这是心理滞留的原因之一。??...
全文
怎样正确引导7岁的孩子
1个回答2024-04-04 06:32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