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撞晋平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清徵可得而闻乎?”包括后面的,一起翻译成白话文。

2023-12-05 09:59

1个回答
平公说:“清徵调能弹来听听吗?”师旷说:“不能。古代听清徵调的,都是有德义的君主。现在您的德薄,还不够格来听。”平公说:“我所爱好的是音乐,希望试着听一下。”师旷出于不得已,拿过琴来弹。弹了一遍,有十六只黑鹤从南方飞来,停在廊门顶上。弹第二遍,鹤排列成行。弹第三遍,鹤伸长脖子鸣叫,张开翅膀起舞,音调合于美好的声音,响彻天空。平公非常高兴,在座的人也都欢喜。平公拿起酒杯站起来向师旷祝贺,回到座位上问道:“音乐没有比清徵调更美妙的吗?”师旷说:“还比不上清角调。”平公说:“清角调能弹来听听吗?”师旷说:“不能。过去黄帝在泰山上会合鬼神,驾着象车赶着六条蛟龙,木神就站在车辖的两旁,蚩龙在前开路,风神向前扫除尘埃,雨神冲洗道路,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飞蛇趴在地下,凤凰飞翔上空,大会鬼神,作成清角调。现在您的德行浅薄,不能听它。听了,恐怕会坏事。”平公说:“我老了,爱好的是音乐,希望听完它。”师旷不得已而弹奏起来。始奏时,有黑云从西北方升起;再奏时,大风刮来,大雨跟随在后,撕裂帷幕,毁坏食器,掀掉廊瓦。在座的人四散逃跑。平公惊恐害怕,趴在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平公的身体因而得了瘫痪病。所以说,不致力于治理国家而沉溺于音乐不止,是使自己走上末路的事情。
相关问答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段翻译
1个回答2023-04-12 02:10
这是文言文吗?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3-11-30 07:22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
全文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意思
1个回答2023-12-11 23:24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全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2个回答2023-12-02 12:26
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
全文
晋城包括哪些
1个回答2024-03-09 18:23
不知道你说是包括什么,如果是说行政区划的话应该下属五个县,以前晋东南地区的南五县在晋城设立市时归了晋城管,有泽州县、高平市(县级市)、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
晋平公问于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己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
1个回答2023-12-18 04:49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全文
晋平公和师旷具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3-12-03 12:58
晋平公:虚心受教的君主 师旷:善用比喻,循循善诱,注意方式方法。睿智忠诚的大臣
晋中包括哪些地方
4个回答2022-08-27 01:55
榆次区 介休市 灵石县 平遥县 祁县 太谷县 榆社县 和顺县 昔阳县 寿阳县 左权县
晋朝包括哪两个时期
1个回答2022-11-30 06:23
西晋和东晋。
寓言故事《何不秉烛》中讲到,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秉烛乎...
1个回答2024-01-04 20:06
B 解析: 该寓言的含义是,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应该抓紧学习。寓言中的少年、壮年老年等不同阶段是外因,而对待学习的心态是内因,B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主流和支流,C项错误。故答案...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