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历史上讽谏的例子

2023-12-06 22:41

2个回答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时期,秦国趁赵国政权交替之机,大举攻赵,并已占领赵国三座城市。赵国形势危急,向齐国求援。齐国一定要赵威后的小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才肯出兵。赵威后溺爱长安君,执意不肯,致使国家危机日深。触龙在这种严重的形势下说服了赵威后,让她的爱子出质齐国,解除了赵国的危机。
“讽”和“谏”是两个概念。旁敲侧击或“言在此而意在彼”,都可归入“讽”;而一是一二是二的大白话或单刀直入式的提意见,就是古人所说的“直言进谏”了。相比较而言,直言更多地需要勇气,特别是面对昏庸残暴的君主;“委婉而讽”则更多地需要技巧。
邹忌之外,历史上有不少“讽”的好例,略选几则如下:
1、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以退为进,的确巧妙。

2、晏子谏杀圉人

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公曰:“诺。”晏子举戈临之曰:“汝为我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圉人,闻于四邻诸侯,而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与上例异曲同工。景公毕竟有一双善于纳谏的耳朵。

3、敬新磨谏杀中牟令

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赦之。
相关问答
讽谏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9 11:03
坦白点... 直接写封信和老师说... 其实你直接说出缺点会比较好... 这样老师也会更加明白的... 老师也不会为难你... 好过你的拐弯抹角...
历史上的“讽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00:18
邹忌讽齐王纳谏 zōu jì fěng qí wáng nà jiàn 选自《战国策》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全文
历史上的“讽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3 16:32
邹忌讽齐王纳谏 zōu jì fěng qí wáng nà jiàn 选自《战国策》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
全文
历史上大臣讽谏君王的故事 好几个
1个回答2022-07-27 16:48
邹忌讽齐王纳谏
历史上进谏的例子
1个回答2022-06-27 09:13
平民去逝写封吊唁
关于真谏和讽谏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01 11:45
  看标题应该是问直谏和讽谏吧,孔子 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戇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   讽谏比较有名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苏世长讽谏,都是学过的。 ...
全文
什么事讽谏,直谏?它们分别有什么好处?
1个回答2024-02-25 15:34
讽谏:指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 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直谏:直言规谏 讽谏 显得更委婉,容易被别人接受;直谏更直接,但是由于是直言规劝,所以有...
全文
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兵谏”事例
1个回答2024-03-20 08:54
明成祖的靖难之役 马嵬坡兵变,李隆基杀杨贵妃 张柬兵谏武则天。斩杀张易之、张昌宗。 鬻拳兵谏楚文王
历史上劝谏成功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2-29 11:19
唐代著名谏臣魏征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可是被后人美誉为“唐太宗的一面镜子”的人喔~
历史上被人讥讽而成才的人和事例
1个回答2024-02-05 06:23
范进中举啊!考官看他可怜才让他中的,结果知道自己考中了给疯了,又让他老丈人一耳光打的缓过来了。之前穷的什么都没,等中了举人,所有的人都来巴结。反映各讽刺封建的科举制度!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