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鬼神的较量,关于傩戏的传说故事

2023-12-11 05:04

1个回答

  湘东傩面具的雕刻技艺有唐代雕法和宋代雕法之分,唐代雕法比较粗陋,宋代雕法比较精细。现存湘东傩面具雕刻技法在清代时由湖南传入,在湘东已传至三代,主要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接下来 傩戏文化 看看关于傩戏的传说。


可能感兴趣》》 贵池傩戏面具的特点

   傩面具的来源,有以下传说
  1、三位大将军杀尽邪鬼后升天,万民惧怕邪鬼再来,跪求三位将军留下。将军们立于半空,抛下牛角号一支说:“请杨吴祖师雕刻我三人像,一旦有事,吹三声仙号,我三人即刻降临”。因其在云雾中,只见三人头面,不见身子,杨吴祖师为此仅刻出了三个面像。
  2、一猎人在山上遇一野猪,被野猪引入山洞后,发现了一枚铜面具。
  3、在玄武庙前的樟树洞中发现一铜面具,以后便据此制作木面具。
  4、由于河里涨大水,获得了漂来一箱面具。
  5、一飞鸟引人上山,见树上长出一枚面具,取下戴在脸上,便能手舞足蹈。
  6、山洪暴发,从后山冲下来三枚石头面具,三元唐、葛、周,据此而制出后来的木面具。

  这些传说,神化了傩面具,增强了傩舞的神秘感。
  为香樟木所雕的萍乡傩面具在制作时,大都加上油漆彩绘,刻划出粗犷朴拙、庄严华丽的艺术形象。傩面造型大都以古名人为原形,对角色的性格注重了深层刻划,形象各异,栩栩如生。

  湘东傩面具的雕刻技艺有唐代雕法和宋代雕法之分,唐代雕法比较粗陋,宋代雕法比较精细。现存湘东傩面具雕刻技法在清代时由湖南传入,在湘东已传至三代,主要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用这种手法雕刻的面具风格古朴细腻,工艺复杂讲究,目前的传承人能够雕刻440只完整的宋代人形傩面。

  傩面具的造型、注重人物性格的刻划。雕刻艺人用夸张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按面具性格要求,以刀代笔,综合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技法,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众神形象,无一相同。尽管傩面具被赋予了复杂而神秘的种种宗教和民俗的含义,但它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遵循着它自身的艺术规律与原则。

相关问答
人与鬼神的较量,关于傩戏的传说故事
1个回答2023-12-03 00:49
湘东傩面具的雕刻技艺有唐代雕法和宋代雕法之分,唐代雕法比较粗陋,宋代雕法比较精细。现存湘东傩面具雕刻技法在清代时由湖南传入,在湘东已传至三代,主要是宋代傩面雕刻技艺。接下来傩戏文化看看关于傩戏的传说。...
全文
为什么傩神要叫傩神
1个回答2022-07-27 13:00
傩是古代戏曲的起源,傩就是疾病的意思,原始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所以对鬼神崇拜,傩神就是送走疾病的神,后来巫师的集体送傩仪式就成了“傩仪”,傩并非原本就叫傩而是象声词,巫师的集体送傩仪式中口中大呼“傩,喏...
全文
傩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9-14 00:10
名词,是戏的源头,原来青面獠牙皮衣草裙的跳,是祭祀活动,后来,演变为傩戏,这才成为戏种。在《边城》里有个傩送,保不准儿还是个姓~~~
傩是什么字,读音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06 14:38
傩nuo二声。
傩文化为什么那么吓人
1个回答2024-03-07 00:41
因为傩文化神秘而古老让部分人心生恐惧。 傩文化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表层目的是驱鬼...
全文
傩戏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05 00:58
傩戏 傩戏(拼音:nuóxì),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说集...
全文
傩文化来历
1个回答2024-02-21 20:55
西南苗家文化
傩怎么读音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31 15:33
nuo二声。
请介绍一下傩戏?
1个回答2024-06-04 02:10
  傩戏   傩戏(拼音:nuóxì),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约在元明时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初是以歌舞演故事,待到钟馗形象在傩仪中出现,傩戏才应运而生。钟馗打鬼的故事始见于唐人传奇志怪小...
全文
萍乡傩的傩乡
1个回答2024-03-12 03:55
上栗县赤山镇丰泉村石洞口,是著名的傩乡,中国傩文化“三宝”圣地,该村傩舞曾参加广州中国文化百绝博览会,连续演出200余场,获良好赞誉。还赴港赴台表演并制成了古典傩舞艺术片播放,产生过很好影响。石洞...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