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仁德的小故事 在线等

2024-01-11 16:13

1个回答
释迦牟尼佛在地时,曾遇到一只鹰欲捕捉鸽子为食,鸽子飞到佛身旁求庇护,佛为之向鹰求情。鹰说:‘你怜悯它,但我无以为食,我也会饿死!’佛陀于是割自己身上的肉饲鹰,乃至身上的肉都割光,割无可割了,佛陀便叫鹰自己飞过来吃肉。 尹喜拜师
  
  尹喜是西周时的一位贤大夫,自幼喜好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能知前古而见未来。一天,他仰观乾象,见东方有紫气相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于是请任函谷关令。在关上他叮嘱守关士卒:“数日之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见有形貌脱俗之人要立即禀报。”同时派人洒扫道路,夹道焚香,以迎圣人。几天后,尹喜闻报有位白发老翁道骨仙貌,驾青牛之车欲出关,立即赶来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翁说:“吾乃一介布衣,如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尹喜道:“吾早得神明示象,已在此恭候多日,诚望圣人赐教。”老翁道:“汝何以知之?”尹喜道:“吾好观天文,略知变化。去冬十月,天圣星西行过昴;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今观圣人神姿迥绝,望指点修行之道。尹喜感恩不尽。”老翁见其求道至诚,心慈人善,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亦知汝,当得度汝也。”尹喜非常高兴,叩头问道:“敢问大圣人姓名?”老翁道:“吾姓字渺渺,非可尽说,今姓李,字伯阳,号老聃。”尹喜听说是老子,焚香叩头,恭敬地拜其为师。
  
  老子把自己关于道德以及对宇宙、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见解,写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授与尹喜。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导虔心修行,弘扬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后来修成大道,被称为尹真人。
  
  孔子的学生们
  
  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桃李满天下,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他对学生言传身教,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他的学生们衷心地尊敬老师,以对父亲之礼对待孔子,视师志为己志,实践和传播道义,把行义作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如颜回“安贫乐道”、修身和严格遵守礼仪,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做;宓子贱“鸣琴而治”,以礼乐之道施政,使百姓安居乐业,德入民心;子夏整理书籍,从事教育,善化民众。
  
  孔子的学生们跟随他不辞辛苦地周游列国弘道,当有人诽谤孔子时,他们站出来为老师辩护,扞卫老师的高尚人格,如子贡则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子路追随、保卫老师忠心耿耿,他们对老师的崇敬正如曾参所说:“老师的盛德好象纯洁的江水冲洗过,又象秋天的阳光照耀过,还象广阔无边的天地一样圣洁。”曾参继承、弘扬了孔子的学说,他坚定不移地推行仁政,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维护正义而直到永久,不是很遥远吗?”。
  
  唐太宗教子尊师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给几位皇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之人,如李纲、张玄素、魏征、王圭等,而且一再教导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有一次,李纲因患脚疾,行走不便,当时皇宫内制度森严,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子迎接老师。还有一次,唐太宗听到有人反映皇四子李泰对老师王圭不尊敬,他当着王圭面批评李泰说:“以后你每次见到老师,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李泰见到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位皇子对老师都很尊敬。
  
  唐太宗曾下诏说:“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黄帝学太颠,颛顼学绿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五学虢叔,……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他一方面强调尊师重教,专门下诏书规定了对待老师的礼遇,并教诫皇子们见师如见父;另一方面鼓励老师对皇子的过失极言切谏。各位老师都能够坚定地履行职责,与唐太宗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九皇子李治被立为太子后,唐太宗对他更加严格要求,李治每次听了父亲和老师的教导,都是毕恭毕敬地肃立,然后感激赐教,表示一定“铭记在心”、“永志不忘”。
  
  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人尊师重道的精神,被后世传为佳话,令人学习和敬仰,使人追求高尚的道德和树立崇高的信仰,敬师德、学师德和永铭师恩。
   补充:虎上将五瓶酒,烈弓咆哮要喝酒,赵云龙胆泡的酒,刘备统统拿起走。马超喝酒要酒驾,刘备罚单把酒拿,二爷喝酒要上脸,大耳没收二锅头。孙权举杯爱饮酒,一口吞下五瓶酒,酒精中毒穿寿衣,狂裸古锭火葬走。仁德太师五瓶酒,感觉味道不对头,闻闻自家酿的酒丫的竟敢送假酒。高顺平生不喝酒,以杀代酒打酱油,刘备仁德五瓶酒,憋出K点送你走。哑巴举荐要喝酒,无酒无言自己走,忍痛送他五瓶酒,不料老母发现酒,孩儿不孝赶备走。红酒送司马,甄姬大姨妈,曹丕很不爽,张辽偷他家。黑酒送郭嘉,遗计给司马,春花很吃醋,连弩突嘉嘉。听闻子建爱喝酒,刘备再送五瓶酒,不想子建自备酒,五瓶白酒喂了狗。狗货偷喝一口酒,驱虎吞狼有劲头,节命刘备五张牌,低头一看还是酒。
相关问答
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1个回答2022-12-19 17:23
是对啊啊啊啊 啊
什么是仁德,怎么做个有仁德的人,仁者不忧?
1个回答2022-08-19 04:38
仁,就是做人要有仁义之心,德就是品格正直,就是说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帮助别人所以自己也会感到快乐,希望可以帮到你。
仁心仁德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27 21:55
心地仁慈,医术高明的意思。
有没有关于古人的仁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7:43
《 逸周书·大聚》:“若有不言,乃政其凶,陂沟道路,藂苴…,丘坟不可树谷者,树以材木。春发枯槁,夏发叶荣,秋发实蔬,冬发薪蒸。以匡穷困。揖其民力,相更为师。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
全文
有没有关于古人的仁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07:21
《 逸周书·大聚》:“若有不言,乃政其凶,陂沟道路,藂苴…,丘坟不可树谷者,树以材木。春发枯槁,夏发叶荣,秋发实蔬,冬发薪蒸。以匡穷困。揖其民力,相更为师。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传尸。...
全文
关于仁德的四字词语
1个回答2024-02-18 16:07
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基本释义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 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小学生仁德少年的演讲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2-17 02:1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远道而来的朋友仅仅是在一起吃个饭,恐怕不是很高兴的事。与其这样,还不如在自家吃。一起吃饭,关键是要说事,谈合作,谈得投机就快乐谈得不投机就不一定快乐。可见这句话的本意...
全文
仁义道德是不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3-02 11:54
仁义道德是成语 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释义]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四字成语“仁……德”
1个回答2024-03-03 01:37
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 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近反义词 反义词 豺狼成性
仁义道德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3-07 01:35
你好,我是【用户5624****57945】,很高兴为你解答。 仁义道德是成语。 仁义道德,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