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的故事

2024-01-15 21:13

1个回答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赵王斋戒5天,然后才让我捧璧前来,以示对秦国威严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只好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相关问答
负荆请罪的故事,负荆请罪有什么哲理
1个回答2024-01-30 04:53
战国时期,蔺相如在赵国为相。由于在出使秦国索回和氏璧的事件中立下大功,赵王于是让他担任上卿之职,位置比赵国战功赫赫的名将廉颇还高。 廉颇听说蔺相如的官高于自己,很不服气。心想:我带兵出生入死,为...
全文
负荆请罪 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1:21
负荆请罪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全文
负荆请罪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6 01:25
负荆请罪 fùjīngqǐng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示...
全文
负荆请罪的相关故事
1个回答2024-02-08 20:29
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
全文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2-11-19 14:0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成语中的主要人物
1个回答2024-02-08 05:43
  主要人物   赵国的上卿:蔺(lìn)相如   赵国的大将:廉颇   典故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
全文
负荆请罪 相关的成语
1个回答2023-01-16 03:20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讲了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4:33
讲述了发生在赵国首都邯郸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称为将相和。 在邯郸市串城街(邯郸道)有一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车巷碑记,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意思:...
全文
负荆请罪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7:04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
全文
负荆请罪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06:40
负荆请罪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哪清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