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贤才的成语?

2024-01-16 15:33

1个回答

1. 关于“广纳贤才”的成语有哪些

1、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版;士:指读书人。权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例句:从公司创建伊始积极在社会各界招贤纳士,为公司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2、礼贤下士[ lǐ xián xià shì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例句:他虽身居高位,但谦恭屈己,能礼贤下士。

3、求贤若渴[ qiú xián ruò kě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例句:赵经理求贤若渴,不到两年,公司就拥有了国内一流的员工队伍。

4、三顾茅庐[ sān gù máo lú ]:顾:拜访;茅庐:草屋。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例句: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5、爱才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例句:听说你们正在招兵买马,爱才如命,因此我特地前来相投。

2. 有什么成语或者名言名句是表示重用贤才,懂得识才的意思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3. 贤才开头的成语

妒贤嫉能 妒、嫉:因别人好而忌恨。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见贤思齐 内见到德才兼备的容人就想赶上他。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敬老尊贤 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举善荐贤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举贤使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礼贤下士 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任人唯贤 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任贤使能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4. 关于“广纳贤才”的成语有哪些

招贤纳士 :[ zhāo xián nà shì ]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专。招收贤士,接纳属书生。指网罗人才。

求贤若渴:[ qiú xián ruò kě ]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 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唯才是举:[ wéi cái shì jǔ ]

或唯才是用,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推荐。

举贤任能:[ jǔ xián rèn néng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知人善任:[ zhī rén shàn rèn ]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 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5. 比喻贤才的成语

含有贤才的成语、表示描写贤才的成语:33条关于贤才的成语及解释。 爱才如渴——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爱才如命——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爱才若渴——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避让贤路——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朝阳丹凤——比喻贤才逢明时。丹凤朝阳——比喻贤才逢明时。道远知骥,世伪知贤——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焚林之求——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广开贤路——贤:有才又有德的人。广泛开辟招揽贤才的途径。害忠隐贤——忠:足以保国之人;隐:埋没;贤:德才兼备之人。残害忠良,埋没贤才。鸿隐凤伏——比喻贤才不遇。黄钟瓦釜——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黄钟长弃——比喻贤才不用。同“黄锺毁弃”。黄锺毁弃——比喻贤才不用。金台市骏——犹言千金市骨。指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马空冀北——伯乐将冀北之良马搜选一空。比喻执政者善选贤才,无所遗漏。念旧怜才——旧:老交谊;怜:怜爱。思念旧谊,爱惜贤才。旁求俊彦——旁:广;俊彦:才智过人的人。向各方面征求贤才。祁溪之举——祁溪:春秋晋国人,推荐仇人和儿子接替自己的职务。指推荐贤才,不避亲仇,公平无私。

6. 关于举荐和使用人才的成语

量才录用
liàng cái lù yòng
【解释】量:估量。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

【出处】《版礼记·王制》:“权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宋·苏轼《上神守皇帝万言书》:“凡所擘画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录用。”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褒义。多用于使用人才。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量;不能读作“liánɡ”。

【辨形】录;不能写作“碌”或“禄”。

【近义词】量入为出、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反义词】不自量力、一视同仁

【辨析】~和“人尽其才”;都含有“发挥人的才能”的意思。但~偏重于“按照才能使用”;多用于录用新人的场合;“人尽其才”偏重于“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多用于对原有人员合理使用方面。

【例句】我们~;使能搞翻译的搞翻译;能搞研究的搞研究;能上课的上课。

7. 形容贤才的成语有哪些

比喻贤才的成语有爱才如渴、爱才如命、爱才若渴、避让贤路、彬彬济济
1.
爱才如渴[ài
cái

kě]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2.
爱才如命[ài
cái

mìng]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一样重要。
出处:语出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3.
爱才若渴[ài
cái
ruò
kě]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4.
避让贤路[bì
ràng
xián
lù]
避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才仕进路。辞官退隐,让有才能的出来做事。
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愿归丞相侯印,乞骸骨归,避贤者路。”
5.
彬彬济济[bīn
bīn

jǐ]
形容人才盛多的样子。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而目前由学塾以升入学院教育者彬彬济济,于工艺之道无不各造精微,此皆广设书院教育得宜之有效也。”
例句:
1.他们公司的领导是个爱才如命的人,这才把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条。
2.身为一个爱才如渴的人,我当然要敞开大门,欢迎她的入盟。

8. 表示善于用人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善于用人的成语有:

1.知人善任 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善于认识人的品专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属用。

2.任人唯贤 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3.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4.量能授官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5.选贤举能 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成语(chéng yǔ,idioms)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9. 用人只以德才为标准的成语

谜来底:任人唯贤、量才自录用、知人善用。

任人唯贤
rèn rén wéi xián
【解释】贤: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只选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

【结构】兼语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

【正音】唯;不能读作“wēi”。

【辨形】贤;不能写作“闲”。

【近义词】量才录用、知人善用

【反义词】任人唯亲、以貌取人

【辨析】~和“知人善任”;都含有“善于使用人”的意思。但~可指干部路线;“知人善任”不能。

【例句】
(1)~是唯一正确的选拔干部的标准。
(2)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必须~。

10. 形容贤明的成语

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妒能害贤——贤、能:有德有才的人;害:陷害。嫉妒有才能的人,陷害贤明的人。指容不下才能、品德比自己高的人。
更令明号——重新申明号令。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犁牛骍角——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同“犁生骍角”。
犁牛之子——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犁生骍角——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
女中尧舜——尧舜: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妇女中的贤明人物。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
徙宅之贤——相传孟轲的母亲为了教育好他,三次迁居,改变环境。形容母教贤明。
阳春有脚——用以称誉贤明的官员。
尧鼓舜木——尧、舜:古代传说中的两位贤君;鼓:谏鼓;木:箴木。尧门旁设谏鼓,舜门外置箴木。形容君主贤明,能随时接受意见,听取忠告。
源清流净——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同“源清流洁”。
源清流清——源头的水清,下游的水自然就清。比喻因果相连,事物的本原好,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或领导贤明,其下属也廉洁。源,也作原。亦作“源清流洁”、“源清流净”。
择木而栖——栖:栖息。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栖息。旧时比喻选择贤明君主,为其效命。
至圣至明——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相关问答
有能力却因不善言的而得不到重用古代贤才
1个回答2024-01-24 08:05
韩非,法家代表人物。生前因口呐而不受重用,死后其他理论却为君王所利用。
求:古代明君善用贤人的例子
1个回答2024-05-14 02:15
1、商王武丁从版筑护路的奴隶中发现了傅说,擢拔为相。 2、齐桓公启用阶下死囚犯管仲为相。 3、楚庄王启用隐居海滨的孙叔敖为令尹。 4、秦穆公在市井之间用五张羊皮将逃亡的百里奚赎出,用为大夫。 ...
全文
举善荐贤
1个回答2023-12-13 01:07
举善荐贤,汉语成语,拼音是jǔ shàn jiàn xián,意思是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形容君王贤明的成语有君圣臣贤、举善荐贤、取信于民、至圣至明。 ...
全文
有哪些古代君王善用贤才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5-08 16:36
春秋霸主齐桓公用管仲,唐太宗用魏征,这两个都是不计前嫌而知人善用成就自己的一番霸业或伟绩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2 05:40
不能因为一只狗善叫就认为它是好狗;不能因为一个人能说会道就认为他是贤人。 出自《庄子·徐无鬼》。 意思是看一个人是否贤能,不能以他是否能说会道为依据,夸夸其谈的人不一定有才有德,看人关键要看他的...
全文
君子,善者,贤人,士人的意思
3个回答2022-09-30 21:28
君子的修养高的人,也就是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那类人(品行方面方面来说的);善者是那类有善心的人(心地方面来说的);贤人是才能的人(才能方面来说的);士人是古代的一个社会阶层,也就是士大夫那类人(社会...
全文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故事。急求。
1个回答2022-12-20 06:57
孟母三迁呢?
崇德向善 见贤思齐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5 07:51
意思是崇尚德行可以学好,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见贤思齐,汉语成语,拼音是jiàn xián sī qí,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她)看齐。 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
全文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故事。急求?
1个回答2024-01-27 07:20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
全文
怎样教育孩子崇德贤善
1个回答2024-02-27 08:1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小抓起,需要拓宽渠道和途径,丰富载体,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觉践行。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