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成语解释

2024-01-26 03:10

1个回答
【成语】: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拼音】:jìn bù qiú míng,bì bù bì zuì

【简拼】:jbqmtbbz

【昌带解释】:名:功名。罪:罪责。指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不应考虑个人的功名、得失。

【出处】:《孙子?地形篇》:“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示例】:兵法,~,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念迅物损于国也。 《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成语接龙

【顺接】:罪上加罪 罪不及孥 罪不可逭 罪不容死 罪不容诛 罪不胜诛 罪业深重 罪人不孥

【顺接】:不测之罪 逋慢之罪 出入人罪 低头认罪 吊民伐罪 罚不当罪 罚当其罪 非战之罪

【逆接】:倍道兼进 倍道而进 采擢荐进 长驱直进 逗留不进 翻然改进 奋勇前进 竿头日进

【逆接】:进俯退俯 进利除害 进可替仔液不 进可替否 进善惩奸 进善惩恶 进善退恶 进善黜恶
相关问答
退避三舍(文言文)及简单的解释!急用!谢谢了!简单的解释!~~~~~文言文啊!解...
1个回答2024-03-17 02:58
原文: 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 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
全文
退避三舍(文言文)及简单的解释!
1个回答2024-03-11 10:25
原文: 及楚,楚之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 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 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
全文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 退避三舍的解释和意思
1个回答2023-12-16 08:58
退避三舍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
全文
退避三舍是什么意思解释
1个回答2023-12-14 23:16
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主动退让,不与之争。详细内容如下: 1、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曾因政治原因流亡在外,期间受到楚成王的款待。在一次宴会上,楚成王问重耳:如果以后你回到晋国,如何报答我?重耳...
全文
退避三舍 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那位当老师的帮我!
1个回答2024-03-28 13:22
译文: 到了楚国,楚王设宴招待重耳。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
全文
退避三舍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10:37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
全文
退避三舍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4 21:53
退避三舍 典 故 春睁和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
全文
退避三舍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2 01:19
1 退避三舍的...
全文
退避三舍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2-16 09:21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基本释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贬义 出 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
全文
退避三舍原文?
1个回答2024-02-16 06:08
子玉①怒,从②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③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④辟⑤之,所以报也。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其众素饱,...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