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海因茨偷药”这一两难故事,小刚认为海因茨该不该偷药取决于他是否爱自己的妻子?

2024-01-27 00:28

1个回答
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在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题干中小刚认为海因茨该不该偷药取决于他是否爱自己的妻子,说明小刚的道德水平应处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相关问答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1个回答2024-02-01 21:57
答案:A 解析: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1个回答2024-01-24 03:07
A 解析: 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
全文
在“海因茨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要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
1个回答2024-01-30 17:25
C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那么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1个回答2024-01-25 22:02
正确答案:A 解析: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
全文
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救妻子是丈夫应尽的义务,所以海因茨偷药是应该的。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1个回答2024-03-02 02:09
正确答案:B 认为偷药是尽到丈夫的义务,说明小明处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取向阶段,属于习俗水平。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
全文
针对“海因茨愉药”这两难故事, 小刚认为海因茨该不该偷药取决于他是否爱自己的妻子。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个回答2024-01-17 07:44
A 解析: 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是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和社会规范的要求.附和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1个回答2024-01-12 08:00
A 解析: 正确A 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
全文
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这个丈夫都去偷药了,大家都夸他是个好丈夫...
1个回答2024-02-14 19:10
C 解析: 依据题干,该儿童认为这个丈夫会得到大家的夸奖,所以这个体现了好孩子的定向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表扬我们就应该做,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不能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