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救妻子是丈夫应尽的义务,所以海因茨偷药是应该的。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2024-03-02 02:09

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救妻子是丈夫应尽的义务,所以海因茨偷药是应该的。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1个回答
正确答案:B
认为偷药是尽到丈夫的义务,说明小明处在遵守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取向阶段,属于习俗水平。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的特点是能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希望和规范的要求。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包括以下两个阶段:一是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对道德行为的评价标准是看是否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是否会受到赞扬。为了赢得别人的赞同,当个好孩子,就应当遵守规则。二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相关问答
在“海因茨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要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
1个回答2024-01-30 17:25
C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那么这个孩子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
1个回答2024-01-25 22:02
正确答案:A 解析: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
全文
在“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问题上,某儿童认为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这个丈夫都去偷药了,大家都夸他是个好丈夫...
1个回答2024-02-14 19:10
C 解析: 依据题干,该儿童认为这个丈夫会得到大家的夸奖,所以这个体现了好孩子的定向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就是我们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表扬我们就应该做,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就不能做。
针对“海因茨偷药”这一两难故事,小刚认为海因茨该不该偷药取决于他是否爱自己的妻子?
1个回答2024-01-27 00:28
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在道德判断的发展方面鉴别出了六个阶段。在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题...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1个回答2024-02-01 21:57
答案:A 解析: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
全文
如果一个孩子在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就好了吗”...
1个回答2024-01-24 03:07
A 解析: 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
全文
科尔伯格利用经典的道德困境“海因茨偷药救妻”的故事考察个体的品德发展。假设某学生针对海因茨是否应该偷药的回答是“海因茨不...
1个回答2024-01-05 06:20
D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规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指导作用的动因。赞...
全文
对于“海因茨偷药”的故事,有学生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理由是作为丈夫就应该对妻子好。那么该学生的道德发展处于...
1个回答2024-01-08 06:21
B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可知,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其中,在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个体的道...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