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拜师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024-01-30 16:15

1个回答

张良拜师的典故叫做圯桥授书。   故事如下: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名门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粗布衣裳的老人。那老人走到张良面前,直接把一只鞋子丢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   张良很惊讶,想打那老头。但看到老人年纪很大,便忍住了。他下桥把鞋捡了起来,然后又恭敬地跪着替老人穿上。老人伸脚穿好鞋,然后笑着转身就走了。   张良更吃惊了,盯着老人离开的背影。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不错,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会却迟到,怎么回事啊?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公鸡一打鸣,张良就出发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又迟到,怎么回事啊?五天后再早点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有大成就。十三年后,小子你将再见到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啦。”然后老人就离开不见了。第二天早晨,张良看那本书,乃是《太公兵法》。张良觉得这事很奇特,于是常常用功专研此书。   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关问答
张良拜师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08:36
历史上刘邦为了张良不惜用美女和金银珠宝跟项羽换。刘邦视财如命,美女都是挚爱,为什么会割爱呢?原因只有一个,张良比美女和美酒重要多了。甚至拿出城池来换取张良。这是因为张良很重要,重要到刘邦放弃自己的...
全文
张良拜师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31 03:38
历史上刘邦为了张良不惜用美女和金银珠宝跟项羽换。刘邦视财如命,美女都是挚爱,为什么会割爱呢?原因只有一个,张良比美女和美酒重要多了。甚至拿出城池来换取张良。这是因为张良很重要,重要到刘邦放弃自己的爱...
全文
张良拜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3 19:15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
全文
张良拜师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10 06:40
张良在逃亡隐居时期,遇到了一位老者。经过老者几次故意刁难的考验,老者很满意。把自己著述传给张良。这就是张良献履典故的由来,西游记里东海龙王劝孙,不要半途而废,就是讲了这个典故。额,很奇怪,龙宫里怎么...
全文
张良拜师的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16 16:43
秦朝时,有个年轻人名叫张良。他常常出游外地,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身穿黄衣服的老人。老 人看见张良,故意把鞋甩到桥下面去了。老人对张良说:"喂!你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
全文
张良拜师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08 20:27
  张良拜师的典故叫做圯桥授书 。   故事如下: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名门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
全文
张良拜师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04 14:08
《张良拜师》这篇励志故事中的主人公张良,帮一位老人捡回了掉到桥下的鞋,虽经老人再三为难,但是张良还是把鞋捡了回来,并帮老人穿上。后来老人让张良学点本事,要求张良五天后来这儿等他。前两次老人都先到了。第...
全文
张良拜师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1-27 13:11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
全文
张良拜师是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12 19:57
  张良拜师的典故叫做圯桥授书 。   故事如下: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名门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
全文
张良拜师读后感
1个回答2024-03-01 14:09
《张良拜师》这篇励志故事中的主人公张良,帮一位老人捡回了掉到桥下的鞋,虽经老人再三为难,但是张良还是把鞋捡了回来,并帮老人穿上。后来老人让张良学点本事,要求张良五天后来这儿等他。前两次老人都先到了。第...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