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帮妈妈洗茶具,不小心打破了3个茶杯,依依偷喝可乐,不小心打破一个茶杯。朵朵认为,西西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

2024-02-01 11:26

西西帮妈妈洗茶具,不小心打破了3个茶杯,依依偷喝可乐,不小心打破一个茶杯。朵朵认为,西西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因为他打破了3个茶杯。这说明朵朵现在处于(  )。A、前道德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1个回答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其中,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道德实在论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固定的、不可变更的。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这一阶段的道德认知具有以下特点:(1)儿童认为规则是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创造的;(2)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非好即坏,非善即恶;(3)判断行为好坏的根据是后果的严重性,而不看主观动机,根据行为的客观后果即客观责任来判断是非善恶;(4)把惩罚看作天意,认为惩罚的目的是使过失者经受跟他所犯的错误相一致的遭遇,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手段,即权威惩罚或抵罪性惩罚。一般来说,这一阶段的儿童所提议的惩罚比较严厉。题干中,朵朵只从打破茶杯的数量来判断谁受的惩罚更严重,是根据后果的严重性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而不看主观的动机。因此,朵朵现在处于权威阶段。B项正确。

A项:前道德阶段(2-5岁)也叫做自我中心阶段。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可逆性阶段(9-11岁)又称自律道德阶段、道德相对论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既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进入自律阶段的儿童,主要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公正阶段(11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该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公正的奖惩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问答
打破茶杯
1个回答2024-03-10 11:17
岁岁平安,不用太紧张的吧! 基本上现在还算年尾,因为农历的春节还没过呢!别太紧张!杯子碎了就岁岁平安喽!
茶具:茶壶:茶杯
1个回答2024-03-03 16:59
A 解析: 茶壶和茶杯属于茶具,且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多的关系。A项词语的关系与题干最为相似。轮胎不属于汽车的一种,B项排除。山东和泰山是中国的组成部分,但它们之间不具有属种关系,且泰山具有唯...
全文
喝一杯茶!
1个回答2024-01-23 16:19
品一丝忧! 赏一叶秋! 思一段愁!
一杯茶水喝几次比较好
1个回答2023-09-25 02:21
喝三次比较合适3<次
古代喝茶的杯子叫什么
1个回答2024-03-22 20:55
些叫杯些叫茶瓯
茶杯头怎么联机 茶杯头联机方法
1个回答2022-11-06 20:25
没有联机的杯子,放心
妈妈请喝一杯茶儿歌?
1个回答2024-02-05 12:56
歌曲《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 下班回到家 劳动了一天 多么辛苦呀 妈妈妈妈快坐下 妈妈妈妈快坐下 请喝一杯茶 让我亲亲你吧 让我亲亲你吧 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 我的好妈妈...
全文
谁知道茶杯跟茶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12:56
早期的壶啊杯什么的是讲个实用 慢慢地,在实用的基础上要求有个欣赏性 于是在壶与杯上就会刻字,作画. 慢慢地又演变成了艺术 一如瓷器上的花纹,往往体现上釉与炼制技术 陶器上刻字体现刀刻技艺像篆刻等. 很...
全文
二朵喝茶小说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7 07:24
《前男友》、《女扮男装被太子发现后》。 1、《前男友》该小说作者是二朵喝茶,讲述了男主是女主的前男友,分手是女主甩了男主,男主一直对前女友念念不忘的故事。 2、《女扮男装被太子发现后》该小说作者...
全文
有个故事说远来的客人上山喝了三杯茶,第一杯是温的,没什么茶叶。第三杯是热的,好茶叶,是什么典故的?
1个回答2024-01-21 16:19
  吃茶,吃出了什麼?体悟了什麼?现代人喜爱喝下午茶,因喝下午茶有人喝出了诗词文藻著作,有人喝出了是非,喝出了不当的婚外情,影响家庭,有人喝出了对於大地环保的意识提升等,品茶的心情各有不同,各有体...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