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是什么典故

2024-02-07 10:43

1个回答
1、“得意忘形”出自《晋书·阮籍传》,是关于阮籍能够免除杀身之祸的典故。《晋书·阮籍传》中描写阮籍时写道:“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意即其人常纵酒谈玄,感时伤世,放浪不羁,且善于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狂笑,不高兴时就大哭若狂。
2、“得意忘形”的典故:
阮籍,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又名嗣宗,是魏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隐士。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非常不满,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纵情于山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此外,他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如:在非常著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他的好友嵇康和他一样,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对司马家族的统治也抱有轻蔑和厌恶的态度。除嵇康外,阮籍的好友还有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他们七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在山阳竹林之下,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狂笑,不高兴时就痛哭一场,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曾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在这七人当中,阮籍大概是最为疯癫的了,尤其是在喝醉的时候,常常哭笑无常。因此史书中描写他时说到“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阮籍是三国时魏国的名士,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与嵇康、刘伶等并称为“竹林七贤”。他的才华自不用说,同时,他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专职秘书”。
最初,阮籍在魏国元老重臣太尉蒋济的幕府中任尚书郎,后来曹爽辅政,又召阮籍为参军。曹爽被诛后,大权在握的司马懿任命阮籍为从事中郎。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辅政,又先后任命阮籍为从事中郎。尚书郎、参军、从事中郎都是幕府的属官,换成现代的说法,就是从事参谋文字工作。
阮籍能够免除杀身之祸,与他“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的性格分不开。有一年,阮籍听说步兵校尉兵营的伙夫善于酿酒,而且那里存有三百斛正宗好酒。他立即给司马昭打报告,不做秘书了,要求调任步兵校尉,这个要求竟然得到批准,阮籍也由此有了“阮步兵”的称谓。
有趣的是,虽然阮籍先后为五个人担任过私人秘书,史书上却没有记载他做过什么秘书份内的事情,倒是在他辞掉秘书工作、担任步兵校尉之后,实实在在写了一篇公文:魏国的傀儡皇帝曹髦下令,要为司马昭加九锡。
尽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本人当然要推让一下,而那些公卿大臣自然要大拍马屁,纷纷劝进。这劝进的文章由谁来写呢?身份低了,文章没分量;身份高了,文采不好也不行,大家想来想去,觉得这事儿非阮籍莫属。
可阮籍哪儿愿意干这事儿啊!他天天酗酒,企图借醉酒来摆脱纠缠,保全自己。但这回他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因为人家已经逼上门来取稿。无奈,他只好在醉意蒙眬中,伏在几案上完成了这篇劝进表。据说,这篇醉后草成的劝进表,竟是一篇文笔清丽、气势雄壮的好文章。
见到这么美的劝进表,司马家族很满意,觉得这阮籍关键时刻还是自己人。也正因此,阮籍得以在五十四岁寿终。
3、得意忘形,向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得其意,即其思想精髓,而不必计较形,即表现形式;二是后人引申的意思,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前者为学术词意,后者为通用词意。
相关问答
我又忘记了,我又忘记了,我又忘记了。怎么办啊?
1个回答2023-07-01 14:15
重新申请一个号把
忘了什么事又忘了什么是忘了一样的东西吗?
1个回答2023-08-10 12:38
健忘症候群吧!
你忘了吗,我没忘 你忘了吗,忘了什么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20 01:40
你还喜欢我吗(你忘了吗) 我还喜欢你(我没忘)
忘不了,忘不了,真的忘不了!
4个回答2022-09-05 21:23
看了感觉你现在心情很浮躁,暂时应该是调节不好自己,毕竟在大学交往那么长时间,不管别人说什么,其实还是要自己摆正好心态,你现在都知道自己错过了很多,即使你女朋友接受你,她也看不起你现在的这个样子与状态,...
全文
忘了就忘了吗?
1个回答2023-08-08 04:16
这个问题不是太难 也不是很好回答~要看自己了~你爱他有多深!他又爱你多深!又为何要忘记?值不值得在一起~该不该忘记?该忘记的还是可以忘记的~个人意见!
忘东忘西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3 18:47
丢三落四,记性不好。
求一本小说,名字忘记了,主角也忘,只记得一点情节。
1个回答2023-03-01 14:37
这提示也太少了吧
我会忘记爱情忘记你是是那首歌曲里面的
1个回答2023-10-04 08:30
我不想忘记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