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学生家长沟通

2024-02-10 22:45

1个回答
河北省衡水市第六中学(0530****) 郭素贤 现在的中学生这一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比较,他们在性格上更多表现的个人情绪比较强,自制力、坚持性比较低。为了使得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教育目标顺利得以实现。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所以,现代的学校教育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这有助于加深对孩子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有助于指导,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也有助于更好的处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家长沟通,教师需要学会一些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1 尊重是与家长沟通的前提 尊重家长是做好沟通的前提,不能一见面就对家长指责学生的错误,把学生家长当学生来教育。这样会使沟通无法顺利进行。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应该把家长放在对等的位置和家长沟通,而不要拿对自己的学生说话的语气居高临下的和家长交流。否则,很容易造成家长对老师的抵触和不认同,就不能很好的和家长进行沟通。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要明白,和家长沟通的目的是探讨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把学生家长当做出气筒。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得家长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对孩子的教育形成一个互动的局面,才能增进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全面的了解。这种“互补性沟通”会更好的帮助出现问题的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小”问题。2 “家访”是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家访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学校与家庭紧密结合的有效形式,通过家访,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也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教师也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与在校是否一致。总之,家访在教育工作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手机、电脑及通讯器材的普及,现在的教师很多都采用电话、邮件等方式和家长沟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都各不相同。很多时候学生的问题是由家庭的因素造成的。相对来说,传统家访能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以及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进一步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有利于教师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另一方面,传统家访能让教师和家长面对面地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会让家长感觉到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一个普通朋友,缩短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家长更乐意和教师配合,更好地关注孩子成长。所以我们家访的时候应该注意新旧方式的结合,使沟通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在家访时要讲点艺术性,家访不是告学生的状,反映情况要讲究点策略,语气要婉转、和气,从成绩入手,以表扬为主,进行疏导,使家长乐于接受,愿与我们配合,共同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3 真诚是与家长沟通的催化剂 每个家长的文化层次和素质修养都不尽相同。对教育工作的认识也不一样。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我的孩子在学校出了问题,就是学校的责任。这时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家长理解学校,理解老师。最好的事实是学生对你的喜欢、对你的爱,用学生对你的肯定开启家长的心扉,让学生架起你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自然会被软化,给你多一些理解,家长会认同我们的教育措施,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少一些阻力。由于学生家长与教师的接触不多,与教师沟通交流时,不容易做到畅所欲言。我们应该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庭的朋友,与家长说话就变得容易多了。为了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老师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让家长表达他的意见很重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如果我们真诚以待,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诉,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确实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的目的。
相关问答
沟通是什么?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5个回答2023-01-26 20:57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沟通的信息流表达:信息时间域流——记忆;信息空间域流——宿原;信息时空域流——传播。 沟通的本质是:通...
全文
沟通的成语沟通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8 04:53
沟通的成语有:匹妇沟渠,匹夫沟渎,深沟固垒。 沟通的成语有:匹夫沟渎,沟满壕平,匹妇沟渠。2:结构是、沟(左右结构)通(半包围结构)。3:拼音是、gōutōng。4:词性是、动词。5:注音是、ㄍㄡㄊㄨ...
全文
你好,可以沟通沟通么
4个回答2022-11-20 00:01
你也好,当然可以沟通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沟通,人们是通过沟通,互相认识,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所以,我们要勤沟通,多交往。
沟通的重要性及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1个回答2024-01-21 17:36
我们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 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希望孩子能够听家长的话,遵守社会公德 还是以沟通为主 比如谈心,最近心情怎么样啊,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啊 有什么心结啊, 然后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描述,给予适当才...
全文
什么叫沟通,为什么要沟通?怎样做好沟通?
2个回答2023-01-26 22:06
沟通是通过言语或行动来表达你的想法,用宽容的心坦诚相对,不要因小事而斤斤计较,要用宽大的胸怀包容对方的小缺点,做你所能做的生活得小事,这是沟通的源头
什么是沟通? 沟通的含义是什么? 沟通是什么?
3个回答2022-09-09 15:58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它三大要素即:   ...
全文
什么是沟通? 沟通的含义是什么? 沟通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1-21 09:57
沟通就是语言交流,互相达到理解
沟通是什么,如何沟通
2个回答2022-11-27 12:10
互换信息,取长补短,与人交流互相知道和不知道的。
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3-11 02:20
一、定义非语言沟通又称肢体语言,指的是人们在沟通过程中,不采用语言作为表达意见的工具,而运用其他非语言的方式传递信息。二、种类非语言沟通一般可以区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静态非语言沟通包括容貌、体态、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