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氏族是如何出现的

2024-02-20 17:18

1个回答
我国氏族聚落南北方地区的两个典型是北方地区的半坡聚落与南方地区的河姆渡聚落
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有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性。共性是:①两者都处于大致相同的发展阶段,属母系氏族阶段;②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③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都会使用和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相异之处是:①地理环境不同;②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③农作物不同;④陶器制作的风格不同。因此,我们常认为半坡聚落反映了北方半干旱地区农耕文明的特点,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河姆渡聚落反映了南方湿润地区农耕文明的特点,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
聚落的形态而言,世界上的聚落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类型,乡村聚落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住宅聚集在一起的集聚型村落,简称集村;另一种是住宅零星分布的散居型村落,简称散村。在集村内,按村庄的延伸形式又可分为团状、带状和环状等。团状聚落的平面形态近于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一般位于耕作地区的中心。平原地区和盆地的聚落多属于这一类型。带状聚落是因近水源而沿河道伸展,或避免洪水浸淹而沿高地成条带状延伸的聚落。散村的分布表现为分散、孤立的特点,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农宅或三五户,或独户零散分布。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耕地数量少、分散不连片。每户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自己的耕地而分散建宅。
氏族公社(约前1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继原始人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原始社会两大阶段: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氏族公社的历史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其中: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妇女居于支配地位;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男子居于支配地位
两者异同:聚落是人类聚居的形态,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为基础,氏族是人类以血缘为纽带所结成的群体,一个氏族也·可以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形成聚落。
相关问答
罗氏家族族哪里可以联系参加聚会
1个回答2024-05-24 20:03
  罗姓家谱就是罗姓人家的世系族谱,罗氏是中国流传久远的姓氏,家谱的修订是基于“敬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以加强家族团结,巩固家族制度。罗氏族谱最早者,可能为修于宋代开宝年间的“豫章罗氏” (俗称“柏林...
全文
氏族部落有哪些?
2个回答2022-05-29 16:02
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太昊伏羲氏没有封姓,如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代皆袭伏羲之号,均为“氏”称。“伏羲”像...
全文
什么是氏族、部落
1个回答2022-09-22 16:50
母系社会中繁育的后代都是随母姓,这个时期称为氏族。
冯氏族谱的冯氏村落
1个回答2024-03-23 23:30
冯氏家族之一现青州市庙子镇长秋村,抗战时期山东青州长秋村被鬼子汉奸烧杀多达18次,涌现烈士26人。现已树立抗日烈士纪念碑, 临朐冯氏,在青州市临朐。 云浮市云安县,葛麻社、沙子岗、山子头、燕子岩村...
全文
氏族和部落一样吗?还是一个部落可能会包含很多个氏族?氏族内的成员的姓一定相同吗?
3个回答2022-07-29 15:35
氏族是因为血缘组成的最最原始的状态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部落 氏族是以血缘为基础,也就是个大家庭,最初是母系,人们知其母不知其父,后来慢慢变成父系,也逐渐打破了血缘的联系,男人们带着他的妻子离...
全文
氏族、胞族和部落是什么关系?
4个回答2022-12-02 08:58
氏族是最早出现的,那时候还分有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后面就形成了胞族,胞族一般都是有血缘关系之间的人形成的。部落是比胞族更大的一种群体。
历史上的张氏家族是如何产生的?为何最终走向没落了?
1个回答2022-12-26 06:49
我张氏家族从未没落
常氏家族的常氏第四代
1个回答2024-03-10 01:19
常亮,应该是常宝霖的孙子吧,现在武警文工团,是丁广泉的徒弟。 杨凯,常宝华的外孙,经常与刘宝瑞外孙侯冠男一起在周末相声俱乐部演出,经常会被主持人说:“请大家观看这两个外孙子的表演。” 另常氏第四代还...
全文
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神话传说分别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9 00:16
母系氏族的神话 女娲造人 父系氏族的神话 后羿射日
上古时代有些什么氏族部落?
2个回答2023-03-16 00:00
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太昊伏羲氏没有封姓,如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代皆袭伏羲之号,均为“氏”称。“伏羲”像...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