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文化知识”的成语有哪些?

2024-03-01 08:34

1个回答

表示“文化知识”的成语有:

粗俗之辈、识字知书、识文断字、读书种子、不识之无。

1、粗俗之辈

【拼音】 cū sú zhī bèi

【解释】 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举例造句】 别跟他这种粗俗之辈一般见识。

2、识字知书

【拼音】 shí zì zhī shū

【解释】 指有文化知识。

【出处】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举例造句】 一百多代表中,‘识字知书’的很少,可是穿着倒还不错。 ——瞿秋白《饿乡纪程》十五

3、识文断字

【拼音】 shí wén duàn zì

【解释】 识字。指有一点文化知识。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举例造句】 你看,先父是个举人,我自幼就识文断字。 ——老舍《女店员》第一幕

4、读书种子

【拼音】 dú shū zhǒng zǐ

【解释】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举例造句】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明史·方孝孺传》

5、不识之无

【拼音】 bù shí zhī wú

【解释】 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举例造句】 《废墟中》,写一个不识之无的木匠,爱打老婆,老婆也让他打;他有气无处泄,她也就让他泄。 ——李健吾《<李广田选集>序》

相关问答
表示不识字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2 16:55
目不识丁 【读音】:mù bù shí dīng] 【释义】: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出 处:】宋·洪迈《容斋俗考》:“今人多用不识一丁字;谓祖《唐书》。”【例 句】:原来...
全文
表示知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7 03:15
博识洽闻、 远见卓识、 有识之士、 一般见识、 素不相识、 识时务者为俊杰、 有眼不识泰山、 不识大体、 目不识丁、 不识抬举、 似曾相识、 不打不相识、 见多识广、 不识时务、 不识庐山真面目、 知...
全文
表示知识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3 15:46
你好! 表示知识多的成语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博览群书、 学识渊博、 出口成章、 汗牛充栋、 学贯中西、 才华横溢
表示“谁都不认识”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7 11:04
生张熟魏:张、魏,都是姓,这里泛指人。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     出处: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士人谓之"生张八"。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 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
全文
不识自家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13 07:10
“不识自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教条,要灵活多变,善于变通,而讽刺了那些只讲教条而不求实际的人。 【不识自家】 曩有愚者,常于户外县履为志。一日出户,及午,忽暴雨。其妻收履。至薄暮,愚...
全文
表示知识渊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4 01:59
才俊彦硕,俊秀英彦 博古通今 博洽多闻 不识不知 博闻多识 博物多闻 博闻强记 博闻强识 博闻强志 触类而通 触类旁通 多见广识 殚见洽闻 多文强记 多闻强记 多文为富 腹载五车 贯穿融会 ...
全文
表示见识广博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6 02:25
[广见洽闻] guǎng jiàn qià wén 洽:广博。看的广,听的多。形容见识广博。 [贻笑大方] yí xiào dà fāng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
全文
表示知识丰富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6 23:42
饱学之士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鸿儒硕学 钜学鸿生 硕学通儒 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 学究天人 学老于年 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博大精深 博览群书 博洽多闻 博识多通 博通经籍 博闻强记 博闻强识...
全文
文言文老马识途得到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01 23:15
文言文译文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天过去了冬天又来到了,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