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玉龙歌

2024-03-02 02:59

1个回答
玉龙歌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剌显明医,伛者立身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更向百会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剌无偏。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差,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人艾还加。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口眼喎针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知翳风穴始痊,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呜不快情,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德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问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刺,更针头维即安康。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止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火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肾弱腰痛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命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寥二穴认其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腿膝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髋骨能医两腿痛,膝头红肿不能行,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与阴交,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腿足红肿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中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脚背痛取丘墟穴,斜针出血实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痛如同用手抓。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

急痛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此穴原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肩背风气连臂痛,背缝二穴用针明,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病顿轻。

两肘拘牵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

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旺,若向眉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

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若是协痛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

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中寻。

二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剌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手臂红肿连腕痛,液门穴内用针明,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

中风之症病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原来未审明,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实时轻。

牙疼阵阵若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乳鹅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如若少商出血后,实时安稳免灾危。

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妄骂人,神门独治痴呆症,转手骨开得穴真。

连日虚烦面赤壮,心中惊悸亦难当,若须通田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漓渐损躯,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剌疾俱除。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

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邅迍。

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剌承山效如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痨便成,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

膏盲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斯穴禁针多灸艾,二十一壮亦无妨。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皆沉,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

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差。

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定必夺中脘。

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

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诸经俱载三毛处,不遇师传隔万山。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心中之病大陵泻,气攻胃腹一般针。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檀中着丈便安康。

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得仔细观,若然着丈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

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受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然安。

奔豚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肾气冲心得几时,须用金针疾自除,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名医。

赤白带下妇人难,只因虚败不能安,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

吼喘之症咳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如,俞府乳根一样剌,气喘风痰渐渐磨。

伤寒过经犹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之穴刺休差,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劝君要治诸般症,何不当初记玉龙。
相关问答
针灸玉龙歌
1个回答2023-08-07 00:09
玉龙歌传抄差太多了,各家不一。真籍在民间。
针灸的针灸介绍
1个回答2023-03-29 22:42
针灸图太小看不明
针灸怎么针灸
1个回答2024-04-03 09:13
人体全身分布十二条经脉还有很多分支机构共同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复杂系统,通过经脉循行可以运行气血发挥脏腑功能。针灸是运用中医理论在皮肤组织一定部位有经脉交汇点就是所称的穴位通常在皮下组织,通过针灸刺激可...
全文
针灸的原理?针灸的负作用?
1个回答2024-02-17 02:36
针灸治病的原理是调和阴阳,通经络.很多 不会破坏人体的神经细胞而达到止痛的目的,会分泌一些内啡酞, 针灸对人体负作用,出血,疼痛,气胸,等等 针灸时间20-30分钟为宜 第二次就有明显减轻说...
全文
针灸的针是什么样的?
1个回答2022-10-05 23:55
一般是不锈钢的。
针灸的来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14:25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 《黄帝内经》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
全文
针灸是怎么由来的?
1个回答2024-02-11 04:21
针灸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古代关于针灸起源的说法,往往与“伏羲氏”、“黄帝”相联系。说明针灸学的起源已经很早了。 针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比较普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名医,最著名的是扁鹊。有...
全文
学针灸有什么好书??
1个回答2024-02-16 22:31
学针灸必读之书就是皇莆谧的《针灸甲乙经》!
针灸是怎么样的?好学吗?
1个回答2024-02-20 18:11
针灸就是对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不是很好学,但是事在人为啊,祝你成功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