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如何放下一段感情

2024-03-09 05:23

1个回答
问题一:佛说,感情的事情怎么样才可以放下 佛说,世间事都是缘聚缘散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之所以感情会使人痛苦,就是我们误以为它是永恒的,但有一天变了,我们就接受不了了。 当然佛也教给我们维系它的方法,就是努力为他创造条件,让他存在的时间长点,但是也不会长久到永远世。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卧笔堂主人

问题二:佛说 放下了 就拥有了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是佛说的吗 佛说:放下了,就拥有了
我说:我想忘记。
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问:你忘记了吗?
我回答说:没有,或者说忘了吧,留存美好,忘记悲哀,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嘛,你说的。
佛笑得很开心,千百年来佛一直笑得很开心。
佛说人生如梦,是因为人生存在不可知的未来;说梦如人生,是因为有梦才存在生活的欲望。注定的相识,如春季花开的声音,悦耳的清脆。注定的离别,像晨曦的露水,平静的美丽。与其说爱是种缘,不如说是留下幸福记忆的巧合。那巧合,使得傍晚的云端,紫霞闪过。
佛说: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说:你心里有尘。我拍拍手,抖抖衣服,对着镜子整整衣贯。佛说:心里的尘是抖不掉的。我茫然四顾,一片迷茫。
佛说:心里的尘只能用心,才能消除。于是我用力地擦拭。佛说:你错了,尘是擦不掉的。我于是将心剥了下来。
佛又说:你又错了,尘本非尘,何来有尘。我领不悟。佛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我仍不悟。
佛说:悟有两种:顿悟和渐悟。顿悟时,那灵性闪烁的一刹那,犹如霹雳惊醒了沉睡的大力神,劈开了混沌。抓住火花的瞬间,才能看见自己内心的那一汪清泉。
佛说:你有太多的私心杂念。
我低头向地,抬头向佛,躬身自省。
佛说:私心杂念是去不掉的。
我一头水雾,仍然不能理解。
佛说:你的意志不够坚强,心志不能专一,生活没有目标,总是任由时光过尽,最后却一无所成。我观心知问,不禁冷汗满身。
我问佛:我该怎么办?
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我接着又问佛:心灯是什么?
佛说:心灯在你心中。

问题三:佛说如何放下执念? 执念,执着的念头,一般佛学上面分为“情执”与“法执”。意气就是佛法里面讲的迷执,迷惑、执著,也叫做情执,感情的执著,这最容易造作罪业,造作罪业必定是伤害别人,也未必能够利己。伤害别人,别人甘不甘心?如果不甘心,他会不会又报复?世出世间圣贤告诉我们,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就是六道众生的业因,六道众生生活的状况。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人与人的关系四种因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你们想想这个四句话是不是冤冤相报?这种生活、这种日子有什N意义?痛苦万分。痛苦里面又怨天尤人,人对不起他,老天爷对不起他,所发出来的怨气不平,这种状况佛菩萨看得清楚,世间这些大圣大贤他们也看得清楚。「情执」。这不是好事情。「情」是什N东西?给诸位说,情就是智慧,觉悟了它是智慧,迷了的时候它是情。佛在经上常讲「烦恼即菩提」,觉悟了的时候,烦恼是菩提,迷了的时候,菩提是烦恼。诸位一定要晓得,智慧无量无边,烦恼也是无量无边,一迷一切迷,把你自性里头,无量无边的智慧统统变成烦恼、情执;一旦觉悟之后,所有一切无量无边的烦恼,又恢复成为无量无边的智慧,都在一念之间。一定要觉!一定要明白,六道众生所讲的情、爱,他前头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在:性识无定,换句话说,它的情无定,它的爱也无定。今天爱了,明天不爱了,今天有情,明天无情了,是不定的。所以你一定要懂得,世间人不管怎N样跟你讲情、讲意、讲爱,你一定要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觉悟,那是什N?虚情假意,可别当真。你当真,你就上当了。上什N当?生死轮回的当,不是真的。跟诸位讲,真的爱、真的情,佛菩萨才有,永远不变。因为佛菩萨的性识是定的,凡夫众生性识是不定的。所以佛菩萨那个情,真的情、真的爱,他不用情跟爱的名词,他用「慈」、用「悲」,慈悲就是真情真爱,永远不变,这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真正有情,真正爱护,永恒不变,这就是佛经上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多说几句,这是佛在一切经里面,可以说四十九年佛常说,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目的都是提醒我们。佛当年讲经说法,天天有新来的听众,佛很慈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有一个人新来的,重要的开示没有听到,佛都要重复说一遍。迷失了自性,心性不定,这个里面生出来的情与爱是短暂的,是很容易生变化的,决定不是真的。我们必须要学佛,佛的情、佛的爱是真的,永恒不变。而且他情与爱是清净的,一尘不染。是平等的,不是对这个人爱,对那个人讨厌,是尽虚空、遍法界。对佛菩萨敬爱,对地狱、饿鬼、畜生也敬爱,这个敬爱一定是平等的。不会说对佛菩萨多一分,对畜生少一分,决定没有这个现象。为什N?他这大爱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是真心里面本具的德能。《无量寿经》经题上讲「清净平等觉」,他的慈悲、大爱,与清净、平等、觉决定相应。如果与清净、平等、觉不相应,那就是性识无定。为什N?意识心作主。我们凡夫用心意识,心意识不定,这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所以一切六道众生不能够出离生死轮回,主要的原因在此地。由此可知,我们这一生念佛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常常讲,要看破、要放下。这是放下的第一条,要把世间的虚情假意放下,彻底放下。放下之后提起,提起诸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放得下,提得起」。提起诸佛菩萨的大爱,你能够舍己为人,什N都能牺牲,什N都能舍弃,为利益一切众生,这就是效法地藏菩萨。

问题四:佛说彻底放下就是彻底地原谅别人吗? 这个不一定是原谅别人,你只知道别人伤害了你,你知道对方可能也觉得你伤害了ta吗?所谓放下一段感情就是要学会看破红尘中的感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你了解了真相,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感情会破裂,当你理解了,你自然而然就不会纠结了。凡事都是有因果的,情缘也是被业因所牵引着,说到底就是宿世业债。爱你和珍惜你的人,是你过去世善待过的人,伤害你和不珍惜你的人,可能是你过去世曾经伤害过的人。任何缘分都是有期限的,缘分在的时候惜缘,缘分结束了就随缘。任何走不下去的感情说到底可能是恶缘,也有可能是缘分太浅,就是没那个能走到最后的缘分。

问题五:佛说“放下,就会自在!如何放下,放下真的很难 是的,放下不是用嘴说说那么简单,需要看透才能放下,如果看不透,一直执迷不悟,那是真的放不下的。

问题六:如何放下一段孽缘? 佛说:百年修来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是缘份,缘份过后,各自修行,你说是孽缘,要好聚好散,各奔自已美好的末来,只有上进,将来美丽的美女在等你。

问题七:佛法中的放下是什么意思佛说放下是什么意思 放下道理很深!要细说,整个大藏经,就是教我们如何放下!
在此简单说:放下就是心里只有一念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一念外不起别念!这就是放下了!
放下的前方便时看破!
看破了,自然而然就能放下!
看破什么?
佛说:一切法由心想生!
心就是真心自性,真心自性的德号就叫阿弥陀佛!
所以无论什么境界,心里只有阿弥陀佛一念,就是禅定,就开智慧!
如果起别念,就是妄想执着!就是烦恼!
为了方便理解,在此把阿弥陀佛比作手!
那么手势就是妄想执着!――别念!
无论任何手势现前时,心里始终保持清醒的一念:手!
如果有一念不是手,则必定是手势实有的妄想,而实际上手势是不存在的!于是被带入轮回!带入烦恼!不能自拔!

问题八:佛说放下的经典句子 放心屠刀,立地成佛
勤修戒定慧,戒掉贪嗔痴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问题九:佛说放下,究竟是指放下什么 佛说: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1)放下争论对错:有许多人不能认识自己也是犯错的,而是认为自己永远正确,殊不知,这对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巨大风险,也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痛苦。
仔细想想,这真是的值得的吗?因此,当你感觉自己急切投入到争论对错的时候,请问一下自己,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对自己真的是有利的吗?我们的自我真的就那样大吗?
(2)放下你的控制欲:要愿意放弃你对身边人、环境和事物的控制欲。无论他们是你爱的人,还是你的工作伙伴,或仅是街上一个陌生人,请允许他们遵循自己的状态,这样你就能感受到更好。
(3)放下责备:不要去责备别人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也不要凭着你的感受去责怪别人。
(4)放下你的自怨自艾心态:许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消极的,不洁净的和反复出现自暴自弃的心态。不要相信任何消极的自怨自艾的想法。这样你会更好。
(5)放下对自己有限的认识: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现在,放下你对自己问题的思考,对自己有限的认识,不应该圈禁自己,应张开翅膀,尽情飞翔!
(6)放下抱怨的心态:停止你一贯对(人、环境、事物)的抱怨!除非你愿意,没有人能使你不快乐,没有环境能让你沮丧可怜。不是环境引发了你的这些感受,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积极想法的能量不可低估。
(7)放下批评:不要去轻易批评与你不同的人和事,我们都是不同的,但我们又都是相同的,我们都希望快乐,希望被人爱和理解。
(8)放下虚荣心:停止去迎合和取悦别人,因为这是做不到的,只有当你放下伪装,摘下自己的面具时,你才能接受和拥抱真实,这时别人也才能被你吸引。
(9)放下惰性:改变是好的,改变可以帮助你从A到B,改变可以改进你和你周边人的生活,跟随你的运气,拥抱改变,不要去抗拒它。
(10)放下随意判断的心:不要给那些你不了解的人和事轻易下定义,贴标签,尽管有时它们看起来很怪异不同,尝试一点点打开你的心灵,记住,头脑在打开的时候才会工作,高级的愚痴就是轻易拒绝那些你一点也不了解的事。
(11)放下恐惧:恐惧只是一个幻觉,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你创造了它,它只存在于你的头脑里,只有一样东西令我们恐惧,那就是恐惧本身,修改你的内在,外在的自然就变好。
(12)放下借口:大多数时候,限制自己的,是使用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此中借口不能改进我们的生活和努力成长,而是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好多事被它们障碍、欺骗了,要知道99%的借口都是虚假的。
(13)放下过去:我知道这是很难的,尤其,是过去十分美好,而未来令人恐惧的时候,但是你不得不认真考虑现实,因为现实才是你拥有的。
过去虽然是你渴望的,但那只是你的一个妄想,你必须回到现实认清这一点,不要令自己迷惑,活在当下,享受当下,毕竟人生是旅程,而不是终点。为自己做好准备,保持一个清醒的意识,仅仅活在当下。
(14)放下执着:这个概念,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很难领悟,但这依然不是不可能的。你可以通过花时间不断地锻炼一点点做到。
放下执着就是超然物外,放下一切,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放弃爱,因为爱与执着是两回事,执着更多的来源于对失去的恐惧。
而爱是纯净的,宽容的,不自私的。当你爱的时候,你不会恐惧失去。因此爱与执着不能共存。放下执着,你将变得十分平和,宽容和安详,这时,你能够理解一切事物,甚至包括你并未体验过的事。这种状态超越语言。
(15)放下别人的看法: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他们总是根据别人的观点去生活,包括别人认为好的。他们忽视内在的声音,内心的呼唤。他们总是忙着取悦别人,为别人的期望生活,而忘记控制自己的生活,忘记自己到底喜欢什......>>

问题十:佛说:放下,究竟是要放下什么 那就不放吧!本是红尘俗人,干嘛要学高大上?可世俗烦杂容易心灵受伤,怎办呢?为有不断自我成长把心理变得强大了。
相关问答
有关佛经中一段话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2-20 05:18
印度话中的智慧(波罗蜜): 就是这里说的:到彼岸!! 解释“到彼岸”的意思,就是超越生与灭(超越生死、轮回)。 执著境界(外境)就会引发生灭!! 如同水面起波浪, 这就叫...
全文
一首佛教歌曲,开头是一小孩说了一段话
1个回答2024-02-12 20:40
您好!我知道有一首佛教歌曲,叫《醒来》,开头是一个小孩用英文的独白,然后是歌曲。整个歌曲很优美、很干净,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说的那首。歌词是这样的 How far from birth to deat...
全文
求一段佛经
2个回答2022-09-25 05:21
最短的佛经是《心经》,自己去网上搜吧。
第一自然段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哈佛大学的什么事?
1个回答2024-02-06 11:19
一位学生违反校规偷书,却使这本书逃过一劫,校长在表示感谢之后将他开除
给我一段能让人无欲无求的佛经
1个回答2024-01-24 11:23
随便一段都行,只要您一心一意去诵读。等您读完后您回想一下,您在读诵的过物念尺程中是不是忘掉了爱情,忘掉了痛苦,,,,?也许您会说,我读完后这么又想罩高起了爱情,想起了痛苦,,,,。因为您的心念又...
全文
阿弥陀佛 哪位师傅能给我讲一段佛法
1个回答2024-02-29 04:07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待业往生的,但释迦摩尼佛不同他也是依阿弥陀佛才修成正果,释迦摩尼佛是导师亲自开示引导我们的,阿弥陀佛是我们开导感悟的
青蛇外传47集那段佛教歌曲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9 20:19
佛母准提神咒 你需要的话,可以找我发给你,刚好我有!
《传灯》里的那段佛经独白
1个回答2024-03-10 22:24
般若波罗蜜多心复经 观自在菩制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
全文
大圣归来里的那段佛语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09-19 05:20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如是知如是见 如是信解而已 一切皆为虚幻 命由己造 相由心生 一念愚即波若绝 当你参悟了以后,就会发现一切都是处于万物轮转之中的 思想与自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