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2024-03-10 05:54

1个回答


【创作背景】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中途与友人史郎中在黄鹤楼中饮酒,触目伤怀,因而写下此诗。


【艺术特征】

①就思维逻辑而言,第一、二句所言自有因果关系,叙说中含有无限概叹。首句说自己远谪,出语也是说因道果,而用汉代贾谊贬官长沙说自己贬官夜郎,实暗喻为自己参加李璘幕府一事进行辩解之意在内;次句中“不见家”的“家”,并非家室之家,诗人是把他政治上的归宿地称为家。“西望长安不见家”,这句诗写的实质上是眷恋朝廷之意,也就是所谓去国之情。一望一不见,凸显了诗人的满腹惆怅。诗人言此,也带有很深的失望之感和无奈之情。

②三四句正是在抒发惆怅意绪的基础上,写诗人听黄鹤楼中传来的笛声的感受,大有身为迁客本自愁,更哪堪闻《梅花落》之意。第四句中的“落梅花”,是因闻笛曲《梅花落》产生的想象之词。诗以纷纷扬扬飘落的梅花,形容笛声悠悠扬扬传遍江城,实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用的是通感手法。仔细体味,“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不单妙在摹写音乐生动,还在于巧借笛曲的乡愁情韵和梅花飘落带出的寒凉氛围,衬写出诗人心绪的寥落。

③此外,这首诗艺术结构独特。诗人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相关问答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这首诗的翻译
1个回答2024-03-10 12:28
[译文]一旦成为被贬的官员,在去长沙的途中,西望长安,那里在也没有家了,此时的心情是何等地痛苦。一日与史郎中在黄鹤楼上对饮,忽然听到一阵阵笛声,笛子吹的是“梅花落”,江城五月,正是初夏暖热季节,可...
全文
与史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快快!!!!!
1个回答2024-03-10 13:32
【赏析】: “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
全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4-16 07:01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
全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
1个回答2024-03-17 19:01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内容】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
全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
1个回答2024-03-16 17:19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内容】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全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翻译
1个回答2023-11-21 10:24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翻译:世事难料,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云雾迷茫,何处才是我的家乡?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如怨如诉,仿佛五月江城落满梅花,令人倍感凄凉。 原文: ...
全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翻译
1个回答2023-11-20 02:44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翻译如下: 【赏析】 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
全文
与史郎中倾听黄鹤楼上吹笛
1个回答2024-03-11 20:02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与史郎中聆听黄鹤楼上吹笛
1个回答2024-05-02 16:18
李 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这首诗白话文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8 01:27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被贬去长沙做官,往西望向长安的方向,却再也看不见家了。黄鹤楼中有人吹奏笛曲《梅花落》,五月的江城梅花也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