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祁山的故事梗概

2024-03-10 13:04

1个回答
六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今陕西眉县南)攻郿城(今眉县北)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肃西和县祁山堡)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张郃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西南),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葛亮也有准备,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长期战争的打算。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八月间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整军退入斜谷。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相关问答
梗概怎么写六年级
1个回答2024-02-29 05:59
六年级梗概范文如下: 范文一: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是由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创作的,这是一本关于历险的小说,还没看上几句,我就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了。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十四岁的...
全文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的故事梗概
1个回答2024-03-15 16:51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讲的是黄眉怪假扮如来佛祖将唐僧师徒四人困于小雷音寺的故事。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要到西天去求取真经,途中经历了千难万险,但是始终都不能动摇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经的坚定之心,虽然唐...
全文
六年级从前有个国王梗概?
1个回答2024-01-27 02:26
故事梗概: 从前,有一个富裕的王国,那里的国王英明、百姓勤劳,全国和乐融融。但是,国王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烦恼,就是他的耳朵一天比一天长。 长了驴耳朵的皇帝只让理发师知道他的秘密,并命理发师...
全文
小学六年级写作品梗概题目的要求?
1个回答2024-02-29 02:24
1.选择读过的一本书写梗概。 2.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要求语言简练。 3.写好后读给同学听,根据反馈进行修改。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的故事梗概
1个回答2024-02-14 13:55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讲的是黄眉怪假扮如来佛祖将唐僧师徒四人困于小雷音寺的故事。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要到西天去求取真经,途中经历了千难万险,但是始终都不能动摇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经的坚定之心,虽然唐...
全文
六出祁山故事简介 六出祁山故事介绍
1个回答2024-03-05 23:26
1、六出祁山,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 2、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
全文
王六郎故事梗概
1个回答2024-02-07 05:32
  原文:王 六 郎   许姓,家淄之北郭,业渔。每夜携酒河上,饮且渔。饮则酹酒于地,祝云:“河中溺鬼   得饮。”以为常。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   一夕方独酌,有少年来徘徊其侧。让...
全文
王六郎故事梗概
1个回答2024-03-08 20:54
  原文:王六郎   许姓,家淄之北郭,业渔。每夜携酒河上,饮且渔。饮则酹酒于地,祝云:“河中溺鬼   得饮。”以为常。他人渔,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   一夕方独酌,有少年来徘徊其侧。让之...
全文
六年级下册梗概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04 19:13
六年级下册梗概的写法如下所示: 一、要想写好故事梗概,必须做到: 1、长话短说要简要 2、详写略写要分清 3、中心顺序人称不变 4、关键要素说清楚 二、以写《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如何写...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