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当代孝子》有感

2024-03-18 05:28

观《当代孝子》有感... 观《当代孝子》有感 展开
1个回答
我校会集体观看《2008感动中国颁奖礼》,心中是一片激动与期待。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神,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并善良而有质量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孟祥斌,一名中国的军人,在他的身上,我们读懂了军人的使命,读懂了人间的大爱。他为了救一名落水青年,不顾自己身有疾病,不顾自己的安慰,立即跳水救人。然而最后落水青年得救了,而这位可个可敬的英雄,却将生命舍给了冰冷和喝水。我仿佛看见孟祥斌的女儿提着爸爸的鞋用嘶哑的声音喊叫着“爸爸,爸爸……仿佛听见孟祥斌妻子悲哀的大叫“孟祥斌跳河救人死掉了!”在我看来他不仅是失去至亲的心痛,更是对未来生活的迷惘。我们为孟祥斌鼓掌,我们被孟祥斌感动,我们为这个人民的子弟兵,为这个人民的好儿子而骄傲。感动,长存……

“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陈晓兰,她无私无畏地坚守医德,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良知。陈晓兰曾是上海一家地段医院的理疗科医生。近年来她一直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种医疗器械超过20种,其中8种假劣医疗器械被查处。 在与假劣医疗器械10年的斗争中,为了取得一手证据,陈晓兰曾假扮病人,冒着危险“以身试针”。良知,这是白衣天使的良知,一个医生所具备的基本良知,然而我竟惊讶地发现,在中国,这种良知竟少得可怜。陈晓兰现在已经不能再穿上白大褂,不能她当她喜欢当的医生,不能帮助人们救死扶伤。然而这个勇敢执着的医生,却拥有着高于常人的品质和精神。在全中国人的心中,她是我们最负责,最好的医生!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相关问答
孝心故事的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1-26 04:31
孝道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当今之世大谈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
全文
孝心故事的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1-24 05:44
孝道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当今之世大谈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
全文
王凯孝道讲坛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17 01:35
王凯老师为学生们讲述了自己在“孝行”之旅中的所见所闻,用亲身经历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聆听者,一阵阵感动的掌声长久而热烈,将演讲一次次地推向高潮。王凯老师的孝心故事,给泗港小学的孩子们留下了温暖的感动。相...
全文
姚察孝亲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5-04 02:16
[观后感开和你简单我给你说说: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
全文
丁元英有关孝道的观点
1个回答2024-03-09 21:11
(丁元英的父亲病危,送进医院抢救。其连夜赶回。) 医生:这是出血点,面积非常大,我们已经做了引流手术。结果怎么样了,现在还很难说。 丁元英:您指得结果是什么,怎么个很难说? 医生:病...
全文
于丹论语 孝的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3-04 12:29
感觉很好笑 因为她长得不漂亮 也让人没有来电的感觉 很辩证就是了 分清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因此看问题看得不光全面还层次分明
赵孝争死观后感怎样写
1个回答2024-03-27 08:50
呵呵,当然是要写人的感情啊. 1、先简单叙述一下赵孝争死的故事. 2、写这个故事的思想内涵. 3、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对社会的现象看法. 4、结合社会现代思想观念,对古代这种做法的...
全文
调皮孩子孝心泪观后感
1个回答2024-02-06 12:11
《调皮孩子孝心泪》 看电影今天下午,我和妈妈、爸爸来到了全球通影城。这里人很多,我们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准备买票。爸爸皱起了眉头,我无精打采的坐在台阶上……最后,我们终于买上了两张票,是...
全文
父慈子孝,而父不慈子不孝,这一观点对吗
1个回答2022-12-17 06:31
不完全对,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事无定数,因人而异吧。
佛教的观点看孝道?
1个回答2022-09-19 14:50
这个问题的答案'要看发问的人修到甚麼层次而定... 我只能说'古代人(以前的人)出家要父母同意才行...(当然'居士是没这方面的问题)...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