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自然教案

2024-03-25 03:38

1个回答
  第 十 九 课 卵 石 的 形 成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



  能力:通过分析卵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查找搜集资料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进行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知道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



  教学难点:



  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自行发现问题:



  一.观察:



  学生自己带来的石头,看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把卵石和一般的岩石碎块比较,找出卵石的特征;发现有的光滑圆润,有的棱角分明,有大有小……)



  二.出示图片(卵石图片)讲述:这种石头叫做卵石。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卵石的一些知识。(板书 卵石)



  三.谈话:



  关于卵石,你们想知道写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卵石是这样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板书 的形成)



  学习新课,自行探究问题:



  一.启发学生思考卵石的成因



  1.谈话:



  你们是从哪里找到卵石的?(引导学生了解采集地的环境,认识卵石出在水边,如果不是从水边采集到,也是由水边等地方运来的。这时可用有关录像资料片来辅助学生认识卵石形成的环境特点。)



  2.谈话:



  你能推想卵石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



  3.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同学间展开辩论,最后把意见进行整理、归纳,便于确定探究方向。)



  4.讲述:



  卵石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沿着河流考察。(播放一段河流上游、中游、下游各地段环境的录像或播放课件(一),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观看。把结果和同组的伙伴讨论,并汇报。(可把讨论题打印好,发给学生,边看边记录。既利于学生讨论,又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录、归纳总结能力。)



  思考题:



  (1)河流上游的岩石有什么特点?



  (2)河流中游的岩石有什么特点?这些岩石的形状和上游岩石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3)河流下游的岩石又有什么特点?这些岩石的形状和上游、中游岩石的形状又有什么不同?



  (4)岩石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5.河道中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 它们是怎样到河里来的?



  6.怎样到中游、下游来的?(搬运)



  7.是怎样变成卵圆形的?(磨圆)



  8.根据以上的研究,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河道中的卵石是从山上来的,被河水冲到中下游的,在河水冲刷的过程中变成卵形的。)



  二.认识岩石的风化



  1.出示云南石林的图片



  2.提问:



  怎么会这样?(引导学生推想是大自然对岩石的破坏。)



  3.出示课件(二)温度、水、植物对岩石的影响



  (1)谈话: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观看。把结果和同组的伙伴讨论,并汇报。(可把讨论题打印好,发给学生,边看边记录。既利于学生讨论,又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录、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思考题:



  (1)白天,岩石被太阳晒得很热;夜里,岩石又变得很凉;夏季,岩石被太阳晒得很热,冬季,岩石又变得很凉。



  (2)岩石有了裂缝,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流进裂缝。流进裂缝的水,有的渗下去了,有的存在裂缝中。到了冬季,岩石裂缝中的水会有什么变化?



  (3)下雨的时候,山坡上的流水会把泥土冲入岩缝中,随风刮来的土、植物的种子也可能落到岩缝中。



  (4)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4.学生观看课件(二)(引导学生发现:岩石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岩石传热的能力较差,岩石表面很热,岩石内部却很冷;整块岩石各部分膨胀的程度也就不同。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从岩石表面到岩石内部冷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部分收缩的程度也会不同。在讲述之前,可以让学生完成实验一,便于学生理解。由于冷热的作用,岩石各部分总是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岩石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冬季,岩石裂缝中的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会膨胀,膨胀时会产生一股力量,使岩石的缝隙增大;下雨时,山坡上的流水会把泥土冲入岩缝中,随风刮来的土、植物的种子也可能落到岩缝中。种子有了水分,适宜温度下就会发芽,长成一棵植物。植物的根越扎越深,越长越粗,岩缝就会被撑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大。)



  5.综合认识风化作用:



  气温、水、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板书 风化 气温、水、植物)。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有的表面会成粉状,有的会产生纵横交错的裂缝,有的会崩塌,滚下山坡,落进山谷中的河道里。



  过渡:高山上崩塌、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怎么会变成光溜溜的卵石呢?



  三.认识河水的搬运、磨圆作用



  1.提问:



  水的力量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2.讨论:



  (1)下大雨或暴雨的时候,降到山坡上的雨水很快就流到河里,你认为河道中的岩石会怎样?



  (2)河道中的岩石有大有小,有重有轻,都受到水的冲击,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3)观察你做的实验二,发现什么?



  (4)根据以上事实,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讨论,汇报。启发学生发现(流水是有力量的,所以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板书 搬运 ),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比较近;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石块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河水的冲刷(板书 河水的冲刷 ),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板书 相互磨擦、碰撞 ),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了卵石。)



  4.总结卵石的形成过程:



  (1)师生小结:卵石形成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山上岩石风化、崩塌,第二阶段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磨圆。这些变化是逐渐的,经过的时间是很长的。



  (2)填写本课的空白: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



  四.讨论:



  在某些海滩上也有大片大片的卵石,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启发学生根据河滩上卵石的成因,推想海滩上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板书设计:
相关问答
2021年12月英语六级答案_六级听力答案/翻译答案/阅读答案/历年六级答案?
1个回答2024-03-13 02:41
2021年12月英语六级答案三套全
成语十六关答案
1个回答2024-01-23 10:26
答案是【集腋成裘】 集腋成裘_金山词霸 【拼 音】: jí yè chéng qiú 【解 释】: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狸腋下的皮毛虽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积少成多....
全文
小学生应用题大全六年级带答案快
1个回答2024-01-19 01:52
7、在"学雷锋"活动中,五年级和六年级同学平均做好事80件,其中五、六年级做好事件数的比是3︰5。五、六年级同学各做好事多少件? 8、两个城市相距225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这两城市相对...
全文
六一游戏文案
1个回答2024-02-19 03:19
1.六一儿童节,祝你童心未泯,开心快乐!   2、六一儿童节,祝你如儿童般容易满足、开心,笑口常开。   3、儿童节,又来到,天天幸福乐来抱。   4、六一儿童节来到,愿你快乐每...
全文
六一游园活动方案
1个回答2024-02-21 00:13
游园活动方案 一、活动项目: 1、猜谜语 2、绕口令 3、吹蜡烛 4、摸鹿鼻子 5、打保龄球 6、盲人击鼓 7、钓鱼 8、挟乒乓球 9、套圈 10、飞镖 11、抢说运动项目 12、运用爆破音吹蜡...
全文
六月,我们看海去。要答案,谢谢。
1个回答2022-12-13 09:15
早上给你成嚒…
小学六年级英语口语,教案啊,急急急
1个回答2024-02-08 11:36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
全文
求英语六级真题+听力+答案
1个回答2022-10-16 07:45
发给你了。。
三月四月五月六月文案?
1个回答2024-03-12 12:23
1.愿你一生被爱 一生可爱 ,三月拾花酿春 六月流萤染夏,十月稻陌拾秋 腊月丛中吻雪,一年四季 四季最好都赠你。 2.想和你一起去看春夏秋冬 驻足在长满青苔的石阶 和刚刚下过雨的小路 看漫天...
全文
六一儿童节游戏活动方案
1个回答2024-05-17 21:38
1、泡泡糖 主持人召集若干人上台,人数最好是奇数,当大家准备好时,主持人喊“泡泡糖”大家要回应“粘什么”,主持人随机想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台上的人就要两人一组互相接触主持人说的部位。比如,主持人说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