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寺的沿革

2024-04-01 11:52

1个回答

金、元、明为汶上大张社,清属坡南乡。1946—1953年为原南旺县政府驻地,1984年置镇。1996年,面积59.8平方千米,人口4.1万人,辖梁宝寺、曹庄东、曹庄南、曹庄西、曹庄北、王铺、仝垓、郓王、钱集、南钱、南孔、孙王庄、武寨、苏家庄、屈店、双庙、寺后、后集、韩马庄、湖连井、赵土囤、王集、桑科集东、桑科集西、黄河李、曹垓、赵家庄、大庙、南宋庄、南郭楼、侯庄、北王庄、高家庄、韩垓、北张庄、北宋庄、郭家庄、东郭楼、东陈庄、朱楼、赵庙、石庙、南张、孙垓、邴庄、张董、孙刘庄、樊庄、刘长营、曹铺、尚庄51个行政村。
原桐庄乡在1980年湖区搬迁新建公社,1984年始称桐庄乡。1996年,面积38.9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辖桐庄、红旗、运河、石林、郭井、王场、引河北、板桥、郓新、新庄、新河、三河、建华、北坑塘、大路口、四合、曹井、白集、新杨、韩桥、引河、将台、新建、韩集、向阳、燕尾河、大土井村27个行政村。2000年12月,撤销桐庄乡,并入梁宝寺镇。

相关问答
大理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9 02:57
秦、汉时以廷尉主刑狱,审核各地刑狱重案。汉景帝、汉哀帝、东汉末汉献帝、南朝梁武帝四次改为大理,均仍复旧。北齐定制,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隋以后沿用。大理之意:古谓掌刑曰士,又曰理。汉景...
全文
白马寺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5-18 09:42
以境内白马寺命名。1949年属江陵县第五区,1952年属郝穴区,1957年属熊河区,1958年属熊河公社,1975年置白马寺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镇。1996年,面积148平方千米,人...
全文
梁园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9 14:50
西汉初期,梁国定都睢阳,梁孝王刘武于睢阳东北筑梁园,梁园区始而得名。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将梁国改为梁郡。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梁园为梁郡辖区。 南朝宋、齐为南梁郡,属南...
全文
开元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1 13:10
顺义开元寺是我国著名佛教寺院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时国中奉诏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均以“开元”名之此寺即其中之一。 元代称开元寺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起改称为开元镇国禅寺至今。 开元寺经历代修...
全文
龙兴讲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10 16:05
历代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至此甚多。 明崇祯礼部尚书董其昌,前往滇巡视,路过沅陵时,患了眼疾,得寺内僧人施治,很快痊愈,于是就为龙兴讲寺写下“眼前佛国”匾额相赠,高挂于大殿正面。 大学者王守仁自龙场谪归...
全文
红岩寺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3-19 13:35
镇以驻地“红岩寺”省去“寺”字而命名。红岩寺,原以狮子包下自然实体得名“横岩子”。民国期间,仙嫦寺在狮子包复修后,更名红岩寺饥燃袜至今。1929年属礼字区。1935年为县单设11个集镇之一;1936...
全文
报国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22 06:12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但规模很小,“有寺无额”,世称小报国寺。 明初塌毁。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重修,改名慈仁寺,俗称报国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因“国舅爷”周太后的弟弟周吉祥看破红...
全文
圣水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8 12:58
始岁源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圣水寺自唐宋以来历代均有修缮。明末清初毁于兵燹乎唤态,清康熙、雍正年间有一次大规模复链困建和扩修。
护国寺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4-07 17:15
护国寺 为北京名刹,始建于元代。明代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云:“大隆善护国寺,都人呼崇国寺者,寺初名也。都人好语讹语,名初名。寺始至元,皇庆修之,延佑修之,至正又修之。元故有南北二崇国寺,此...
全文
梁山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5 15:12
西魏元钦二年(553),始置梁山县,以境内高梁山为名,治黄土坎。 隋开皇三年(583),全国撤郡改州,以州统县,梁山县隶南州(治今万州区)。 大业三年(607),废州设郡,以郡统县,梁山县隶巴东郡...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