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棺线刻.郭巨埋儿(南北朝),画中描绘传统24孝中什么故事?

2024-05-05 13:46

1个回答
我国的二十四孝中,有一孝是写的郭巨埋儿奉母。郭巨是晋代今河南林县人,原本家底厚实。其父亲死后把家产分给了他的两个弟弟,自己把体弱的母亲收养起来。他对于母亲是及其孝敬的。
后来其妻子生一儿子,由于经济不济,他便跟妻子商议:担心养儿子可能影响供养其母亲,决定把儿子埋了。
理由是儿子可以再生,母亲只有一个。母亲死了不能复活,儿子可以再有。把儿子埋了,以剩下钱粮供养母亲。妻子同意了。……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郭巨未免过于残忍;如果这个故事是虚构的,是对于人性善良的一个误导。
故事中郭巨儿子的存在并非影响和威胁其母亲的生命,为什么要残忍地活埋他呢?
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力。人人都是父母的血肉儿女,即使儿女明白父母的艰辛处境,又有谁人愿意接受郭巨这样的父亲呢?
我们并不怀疑孝敬的道德理念的崇高。恐怕谁也不怀疑:“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天性的崇高。
爱戴是一种崇高的道德,亲情同样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我们编写故事干吗非要一种道德去打败另一种道德呢。如果两者都是真理,就应该共同生存,而不应该你死我活。现在看来编写这样故事的人,其心术值得怀疑。他并不希望故事中的事件都相安无事,而非要这种道德与那种道德亲情与善良争斗一番,把其中一种善良逼成罪恶。
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道德的改善和人性的亲和。我们的某些故事的编写也理应以时俱进。
这种单一的选项,非此及彼的思维方式应当给于铲除。
社会需要既存善良的亲情又共同和谐和睦相处的亲情的榜样。需要可敬可泣有血有肉的孝敬故事
相关问答
24孝中有一个故事叫做《郭巨埋儿得金》,大家怎么看待这个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4:22
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谈到郭巨埋儿的故事时写道:“我最初实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辛辣地讽刺了这个故事...
全文
二十四孝中有个“郭巨埋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4:13
据史考证:编二十四孝的老祖宗们都有份。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故事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2-18 11:21
内容: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
全文
郭旭埋儿孝母亲 二十四孝故事
1个回答2024-01-28 09:04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全文
郭巨埋儿的故事概括 郭巨埋儿真的孝顺吗?
1个回答2023-11-27 21:11
1、郭巨埋儿的故事简要概括: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
全文
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是真的吗?
2个回答2023-01-19 02:32
以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有可能发生那样的事情的,而且有人的性格或许就是那样的,都是有可能的。
读《24孝之埋儿奉母》有感!!!急
1个回答2024-02-09 11:05
孝顺父母虽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埋儿奉母》这个故事荒诞愚昧,迷信色彩甚浓。但根据古书记载分析,主人公郭巨可能确有其人,于是便成为封建社会宣扬儒家孝悌思想的典型人物,成为封建文人的笔下素材,通过夸...
全文
朝花夕拾和24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8 08:23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有:子路贡米、董香扇枕、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卧冰求鲤 。 《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
全文
求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故事简要概括(像讲故事一样)急,作业~~
1个回答2024-01-30 01:56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
全文
介绍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1个回答2024-03-03 04:10
卧冰求鲤 [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晋朝的王祥...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