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堠崮皇陵的传说故事

2024-05-21 03:46

1个回答

堠堌镇西边,过去有座很大的寺院。不料在香火鼎盛之时,突遭一场大火,这寺院竟顿时成了一片废墟。寺内的和尚各奔了前程,唯有守门僧悟常恋此故地,住进了镇东关天齐庙内。不久,有个姓呼的老人,带着子孙来到这寺院废墟上,用破砖烂瓦,建起一座陋室,安下身来。这姓呼的老人虽住处简陋,家境单薄,却十分乐善好施,并且稍通仙术,常为人除病消灾,急人所难,所以慢慢地人们就称他为呼仙了。每逢人们家中有了病人,只要送上份供品纸香,便可得到一付灵丹妙药;每逢人们遇上红白喜事,借不到桌椅板凳时,只要头天向呼仙打个招呼,当天夜里就会按你所求,借到成套桌椅板凳。一时节,周围的百姓向呼仙拜求者络绎不绝。悟常对此看在眼里,却气在心上。不由得暗暗寻思:寺院未毁前,香火如此盛旺,俺是何等享受?如今寺院毁了,却让这老鬼仙老儿占地兴旺起来,岂不灭了我佛门的名声?不行,我要设法整治于他。于是,等到镇上逢集的头天早上,他便装扮成俗民,也来到呼家,要求借迹套桌椅。夜黑,果见几套桌椅如数摆列到了一旁。他便吆喝同来的痞赖,如数搬运到集市之上,洋洋自得地高声叫卖起来。人们见到这众多的精美桌椅,均知非这贫僧所有,怕购之涉嫌,所以尽管价格十分便宜,观者甚多,但却无人敢买。
临到中午,忽一中年模样的人,来此说道:“卖货人,这家具我全要了,不知售价多少?”悟常见来人穿戴似富户人家,遂说道:“这些家具都是上乘之物,每件售银十两;念你全要,就让你一成,给四百五十两银子也就是了。”
那人也不还价,将手中包儿往桌上一倾,倒出一堆白花花的银子。悟常一称,不多不少正好四百五十两,众人无不惊奇。悟常高兴地正欲把银子收起,忽然起了一阵旋风,只刮得飞砂走石,天忽地暗,目不能睁。待风沙过后,众人看时,只见家具全成了一堆高梁秸秆,悟常拥抱的银两,都变成了驴粪蛋儿。家具和购买人,全无影无踪了。
悟常被羞得无地自容,值得暗暗叫苦。他自知这全系呼仙老儿所为,心中更积了一层仇恨。这日,他趁天黑,独自来到寺院废墟的旁边,见呼仙正坐在一块石板上,面向着镇子,见他走来,呼仙却旁若无人的说道:“出家之人,竟然变成了骗财取利之徒,真是丢尽了佛门的脸面,可羞!可叹!”悟常听了,知道是羞骂自己,虽然气恼不过,可怕呼仙索要借物,只好羞愧地离去。
后来悟常每去镇西,均见呼仙坐此,嘲笑于他,心中气恼不过,便暗暗产生了要惩治呼仙的邪念。这天傍黑,悟常趁呼仙来到之前,将熬好的一碗鳔胶,暗暗地倒在那石板上,远远藏起观望。一霎,那呼仙来到石板前,刚一落座,只听说了声“不好”,便赶紧抽身走了。
悟常见此,甚觉得计;忙趋前瞧时,只见石板上斑斑血迹,粘着几撮狐狸毛,旁边还留着一洼尿迹,臊气冲天。悟常被这臊气一熏,顿觉头昏脑胀,眼前发黑,扑通栽倒在地,左眼被溅进了一些尿液;待他挣扎起来,只觉左眼疼痛,如物遮瞳,竟变成“独眼龙”了。
悟常惩人害己,弄瞎了一只眼睛,也不好对人细讲,只得吃了哑巴亏。这日,他闻听镇上一求药人说:“呼仙明日要远出探亲,有事不好再求了。”他心中不禁大喜。夜里,他饱餐一顿,拿起禅杖,便向呼家奔去。来到小屋门前,一脚踢翻了香炉、供品,接着又撞开了呼家小屋的大门,不料屋中突然窜出十几只小狐狸,对其张牙舞爪,似对其撞门大有作怒之状。悟常一见,遂抡杖就打,当场击杀两只。
这时,忽然屋内走出一人,怒喝道:“我家并没有得罪于你,为何夜间撞我家门,来此行凶?”悟常一看,他正是那日集市上购买家具戏他之人,心中更是发火,说道:“你这群狐妖,占我佛地,迷惑众人,前又戏害于我,俺怎能容你!”说完,抡起禅杖就打。可这人既不惊慌,也不还手,却报善躲避。悟常打东他躲在西;悟常打西他躲在东,追打多时,不仅没有伤着这人半根毫毛,却累得悟常浑身流尽了汗水。这时,那群小狐狸却趁机尖叫着围攻上来。悟常一看慌了神儿,遂收杖欲走。不料这人照着悟常脊背伸手一抓,悟常感到一阵剧疼,便飞也似地逃去。
悟常回到庙里,仍觉得脊背如火烧燎,脱衣一摸,方知被抓了个大血口子。不几天化脓成疮,竟正日流脓淌血不止。
看看快到了七月十五日。悟常想,我几次想惩呼仙,结果反被其害,看来我自力难胜。听说关帝每年七月十五日,要显灵一次,我不妨求助神力把他除掉。于是这天他揣了香烛火纸,到了镇南关帝庙内。点上香烛,烧化了火纸,双膝跪在地上,便哭求关帝显灵相助。庙中道人见悟常如此伤心,便对悟常道:“你若求神相助,你从关帝身上取下一块黄绫,到七月十五向空中一摇,就可招来雷电、风雨,可将那大小狐狸个个击毙。”悟常照其所言,从关帝身上取下黄绫一块,回到住处,就只等吉日了。
七月十五日到了。悟常见这日万里无云,心中甚是不快。他拿着黄绫,来到寺院废墟跟前,向空中一摇,只见晴空之上,顿时集聚一片乌云,接着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一阵急似一阵。
这时,镇上百姓正在田间耕作,见呼家房上忽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别处却依然赤日当空,都甚感奇怪!再仔细一看,只见那悟常却在呼家屋前手摇黄绫,仰天大笑。人们这才知道,原来是悟常借助神灵来报私仇;又见呼家房门大开,一群大小狐狸纷纷跑出,忽然又一个炸雷,几只小狐狸当即被击毙在地,悟常却发出哈哈的笑声。人们见此情景,想起呼仙平时济贫乐善的好处,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工具,向遇难的狐狸跑去,众狐狸见众人前来搭救,一齐跪地相谢。说也奇怪,当众人赶至近前,风雨雷电顿然消止,天空又晴朗如初了。
悟常见百姓冲了神法,心中十分恼怒,向众人斥道:“你们这些该死的庸人,为何见怜这些狐妖,而与俺佛门作对?”一位老者说道:“呼仙至此,一向施善积德于众人,他们有何不好?你为啥一再与他们作对,肆意加害他们?”悟常道:“他们施善于人,全市惑人迷众,只有佛门才真正是大慈大悲,济世于人的!”老者道:“既然如此,请问你这佛门弟子,这些年月,为百姓作了几件好事?”悟常被问得哑口无言,可他仍不甘心,趁大家不在意,抡起禅杖,便向一额有白毛的狐狸打去。这狐狸早有戒备,身子一纵,却迎面向悟常扑来。悟常躲闪不及,脸上被抓出数道伤痕。悟常反手又欲扑打,老狐狸一声鸣叫,率领众狐向南飞奔而去。大家见此发出一阵笑声,无不斥骂悟常是罪有应得。
悟常回至庙中,心中觉得甚是窝囊。他躺也不宁,坐又不安,只觉得身上一阵奇痒;脱衣一看,原来身上起满了红赤斑疹。他越痒越搔,越搔又越痒,不一阵把全身搔得如同烂梨,血流不止。不几日,身上全已溃烂,无药可治,眼巴巴地被痛痒而死。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躬身驼背的老头儿,自称“呼俚佬”。背着个布褡子,摇着呱搭板儿沿村行医。进村就在病患人家前后徘徊,喊着:“善哉、善哉,治病消灾!”开始人们不大相信,经他诊治,果见灵验。这呼俚佬极善按摩、针灸、拔火罐,真格是妙手绝技,回春有术。他医病分文不取,只乐得享用一顿美餐佳肴而已。一时间,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知道来了个呼医仙,但不知道他的住处。
 堠堌冢东二里有个堠堌镇。镇上那些巫医,庸医被呼俚佬砸了饭碗,因此个个恨的切齿顿足。有几个嫉妒仔儿,欲寻其住处将他赶走,于是让人跟踪盯梢。但盯梢的人走着走着却不见了呼俚佬的踪影。如是好几次,尽管凝神注目也无济于事。后来他们又商定了一条诡计,佯借拜师之名邀他宴饮,以摸清他的底细。
这天,他们在镇子上一家酒楼宴请呼俚佬。呼俚佬再三推辞,怎奈一伙人连拉带拥,只好就了座,呼俚佬素爱吃荤,尤其鸡鸭。他见酒菜丰盛,馋欲难禁,便频频举杯动箸享用起来。其间,有赞美他医术高明的,有称赞他医德高尚的,并逐个敬酒。呼俚佬一时失了禁忌,遂与众人开怀畅饮。至四更酒宴散时,呼俚佬已是酒酣臣热,神思恍惚。告谢出来后,觉得步履蹒跚,难以自持。内中有两个大胆的佯装送归去探个究竟。两人扶着呼俚佬出西关走二里许,见一庭院,楼房瓦舍,烛光照耀,门匾上题“呼家大楼”。呼俚佬说声“到了”,便呼叫开门。不觉此时天色微明,东方雄鸡啼叫。只见呼俚佬浑身一颤,顿时化作一红褐色老狐,仓惶而入,院舍已不复见。送者早惊得魂飞魄散,栽倒不省人事。醒来看时,原来是在堠堌冢南面下坡处。二人归家,大病月余方愈。
自此,狐仙行医之说传遍乡里。人们见不到呼俚佬,便带了香烛供品到冢前求医。说也奇怪,那些香客磕至三个响头,跪立膜拜时,便发现前面有一药包,取回给病人服用,没有不灵验的。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来冢上拜仙求药的络绎不绝。 有一年,冢西刘堂村“馍馍刘”去世,家里人为发葬借家什犯了难。不料第二天黎明,见院中几十张桌椅板凳摆列齐全。问邻居皆说不知,仔细一看,桌上有一张纸条,上写:“顿首百拜刘公台前:前蒙舍食厚恩,今公升上界,特借与器物,以表寸心。用完送至堠堌西关呼家大楼可也。日后再用,只管头晚言明,翌日往取即可。呼俚佬叩首。”
原来,这刘老头开了一辈子馍馍坊,人送雅号“馍馍刘”。他卖的馍馍个大皮白,颇受欢迎。平日里行善积德,是个很有德行的乡巴佬。堠堌镇逢五排十的大集,刘老头集集必到,坐在街口吆喝:“大白馍馍哩!”这卖馍的营生,有时全部卖完,有时也剩下一些。下集推车路过冢子,便坐下小憩,抽袋旱烟。有几回见箩上被单微微一动,发现馍馍少了些个。这老头儿笃信神灵,心下不怒反倒暗喜,越发特意过此停留,积些善果,不想今日果能有报。
却说刘家丧葬完毕,即于当晚送还。送者至西关尚有二里地,即见一高墙大院,灯火通明,门楼上匾题“呼家大楼”。到了门口,便有众家丁接入。辞归出来,忽一人绊倒在地,众人近前搀起,顿觉眼前漆黑。回首望时,楼舍已不复见。唯见满天星斗,月牙儿西坠,视之竟是冢子南面斜坡处。众人惊恐,暗知遇着了狐狸精,也不敢声张,心中“呼呼”直跳,头发梢儿直竖,一步一跌回到村里。后来,刘堂和附近村的人家过事,照呼仙所嘱果能借到桌椅。
不想后来村里出了个败家子儿叫“饿迷”的,吃喝嫖赌十几岁便把家产破败得精光,气死了爹,逼嫁了娘。饿迷平时居无常所,食无饱餐,就干起那偷鸡摸狗的勾当来,或者到大集上掏包、乞食。见着呼仙义借,便生出一条诡计来。
逢集头天晚上,饿迷也到冢前烧了纸香,求借桌椅。次日黎明果见几十张桌椅摆列一旁。便吆喝同来的痞癞如数搬到集市上,洋洋自得地高声叫卖起来。人们见这么多家具油光漆亮,都是上乘物品,均知非这饿迷所有,怕购之涉嫌,尽管价格便宜,却不敢购买。
看看红日西沉,到喂牛时了,忽一老翁飘然而来,近前喊道:“卖货人,这桌椅我全要了。不知售价多少?”众人翘首观望,见一老翁躬身驼背,尖下巴,白胡子,着灰布长衫,背一布褡子。饿迷见来人似外乡财主模样,想早些把货脱手,遂说道:“这上好的家具,每件售银十两,念你全要,就让你一成,给四百五十两银子就是了。”
那人也不还价,将褡子往桌上一倾,倒出一堆白花花的银子。饿迷一数,不多不少,正好四百五十两。众人无不惊奇。饿迷正收那银子,忽起一阵旋风,直刮得飞砂走石,遮人耳目。待风过众人看时,只见家具全成了高梁杆子,那老翁已无踪影,饿迷手里捧着一些驴粪蛋而已。
自此,呼仙逢集便到西关外坐在一个石砣子上叫骂,说是饿迷偷了他的家具。饿迷自闹了那场恶作剧,好生懊恼,又见呼仙叫骂,胸中更添一层仇恨。这天黎明前,饿迷趁呼仙来之前,将熬好的一碗鳔浇到在石砣子上,远远藏起观看。一霎,呼仙来到石砣前,刚一坐下觉得粘糊糊的,叫声“不好”,便赶紧抽身走了。
饿迷见此,甚觉得计。忙趋前瞧时,只见石砣子上斑斑血迹,粘着几撮狐狸毛,旁边留有一哇尿迹,臊气冲天。饿迷被这臊气一熏,顿觉头昏脑胀,眼前发黑,栽倒在地,眼中溅进了一些尿液。待他挣扎起来,已是两眼圆睁,翳肉遮瞳,成了个睁眼瞎了。

相关问答
沂蒙72崮是那72崮?
1个回答2024-01-20 17:02
所谓“沂蒙七十二崮”,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也就是一个概数而已,并非确指。其实,沂蒙山区的崮,远吵者不止72座。仅沂水海拔500米左右而且有名可循的崮就有50余座,据不完全统计,沂猜碰举水大大小小...
全文
沂蒙72崮是那72崮?
1个回答2024-01-13 00:31
所谓“沂蒙七十二崮”,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也就是一个概数而已,并非确指。其实,沂蒙山区的崮,远不止72座。仅沂水海拔500米左右而且有名可循的崮就有50余座,据不完全统计,沂水大大小小的崮达100多座...
全文
皇陵是谁的陵墓
1个回答2024-05-15 17:48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另两资料分别为:秦始皇陵位于临潼以东5千米处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它南依骊山的层恋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
全文
岱崮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4-02 12:33
岱崮,是齐鲁名镇,坐落于沂蒙山区腹地,位于山东临沂市蒙阴县东北部,为临沂,济南,莱芜(钢城),新泰,沂源的交界处。这里有“天下第一崮乡”的美誉,是中国大陆首批11个“中国最美小镇”之一,位列第3位...
全文
《皇陵》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0-25 18:57
守卫皇陵的意思不让盗墓的人盗走墓中的东西 守护一辈子然后他的子孙开始守卫一辈一辈传承下去
东陵国皇城是什么小说
1个回答2024-02-27 04:10
妻手遮天:全能灵师? 天才儿子腹黑娘亲? 很多小说都有东陵国啊
皇陵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06-24 13:55
三代皇族的坟墓,占地面积好大的。一般都像一个地下皇宫
秦始皇陵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传说故事 秦始皇陵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2-26 05:20
《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到三国时期,(宝鼎元年)一位在日南做太守的官吏名...
全文
元皇陵一个都看不见,明皇陵无一被盗,清皇陵却被盗多处,这是为何?
1个回答2022-12-27 00:50
因为清皇陵的位置非常明确,而且很多人都知道清皇陵的位置在哪里,再加上清皇陵的看守非常的松,所以才会导致清皇陵被盗。
元皇陵一个都看不见,明皇陵无一被盗,为何清皇陵多处被盗?
3个回答2022-12-24 09:11
因为无皇陵和明皇陵都比较久远,记载也非常的少,清皇陵离现在近,而且清皇陵陪葬的宝物非常多。
热门问答